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一期完全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研究

      2022, 28(1):31-36.DOI: 10.12235/E20210212

      关键词:软硬双镜联合完全俯卧位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摘要 (660)HTML (59)PDF 3.21 M (1276)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一期完全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8月该院泌尿外科6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一期完全俯卧位双镜联合碎石术(双镜组),36例采用俯卧位单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肾镜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清石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Clavien-Dindo评级为ⅢB级以上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双镜组手术时间较肾镜组长(P = 0.000),住院时间较肾镜组短(P = 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S.T.O.N.E.评分以及结石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双镜组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清石率均明显优于肾镜组(P < 0.05)。结论 一期完全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疗效显著,具有一期清石率高和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腔内治疗(附 43 例报告)

      2020, 26(5):43-47.

      关键词: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移植肾;腔内治疗;球囊扩张;金属支架
      摘要 (118)HTML (0)PDF 506.10 K (538)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顺行输尿管镜技术及经尿道逆行输尿管镜技术在腔内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7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43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5.7岁,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平均长度0.75?cm,输尿管行程段狭窄平均长度0.70 cm。术中采用经皮肾穿刺顺行输尿管镜技术及经尿道逆行输尿管镜技术对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或闭锁段行电刀内切开和球囊扩张术,术后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或金属支架。结果 43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中,经尿道逆行输尿管镜治疗组20例,联合经皮肾穿刺顺行输尿管镜技术治疗2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3.3±10.5)min,30例经腔内治疗痊愈,其中一期治疗成功13例,17例行2或3次腔内球囊扩张后治愈;13例反复狭窄复发予以留置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其中5例留置新型金属覆膜支架,术后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实验室复查血清肌酐(Scr)(143.4±28.0)μmol/L。结论 采用经皮肾穿刺顺行输尿管镜技术及经尿道逆行输尿管镜技术等腔内治疗途径,处理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安全、有效及可靠的。

    • 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十年经验总结:单中心10 413例临床分析*

      2020, 26(6):64-68.

      关键词: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经验总结;安全性;临床疗效
      摘要 (476)HTML (0)PDF 438.02 K (612)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应用输尿管软镜(RIR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经验进行总结,以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7年6月该院采用RIRS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413例。回顾性分析可拆卸输尿管软镜(n?=?774)、纤维输尿管软镜(n?=?2?293)和电子输尿管软镜(n?=?7?346)3种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可拆卸输尿管软镜、纤维输尿管软镜和电子输尿管软镜一期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3.00%、82.99%和91.00%。二期手术(一期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分别为27.00%、17.01%和9.00%。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7.00%、89.00%和93.00%。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2.0±32.5)、(90.0±24.0)和(75.5±20.5)min。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0±1.5)、(7.0±1.0)和(5.0±1.5)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2%、1.30%和0.99%。结论 采用RIRS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随着RIRS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输尿管软镜相关设备的不断优化,提高了该项技术的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了住院天数,RIRS治疗的临床适应证将逐步扩大。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