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1(4):1-7. DOI: 10.12235/E20240545
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该院内镜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对照组,运用FMEA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全流程进行管理,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优化干预后进行清洗消毒的内镜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主要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系数(RPN)、内镜消毒、医用压缩空气、漂洗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和消毒合格率。结果 FMEA优化后,6项主要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胃镜和肠镜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由88.03%和73.08%提高至97.44%和96.15%,漂洗用水和医用压缩空气微生物监测合格率分别由30.00%和65.00%提高至95.00%和95.00%,优化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漂洗用水和医用压缩空气的监测、同质化规范培训和完善配套的清洗耗材,是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高风险环节,应加强流程监管,实施FMEA,对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起重要作用。
2025, 31(4):8-17. DOI: 10.12235/E20240353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超高龄(≥9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肝胆外科行ERCP治疗的年龄≥65岁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90岁的患者为超高龄组,年龄≥65岁且 < 90岁的患者为非超高龄老年组。将两组患者的性别、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囊结石、乳头周围憩室和胆总管插管等基线资料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共有42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超高龄组45例,非超高龄组383例),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对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后,得到超高龄组44例和非超高龄组44例。超高龄组和非超高龄组的伴随基础疾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36/44)和65.91%(29/44),P=0.189],但超高龄组脑卒中发生率[34.09%(15/44)和6.82%(3/44)]和ASA分级(Ⅲ级或Ⅳ级)[97.73%(43/44)和38.64%(17/44)]明显高于非超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ERCP手术成功率[90.91%(40/44)和93.18%(41/44)]、结石取净率[65.91%(29/44)和81.82%(36/44)]、并发症总发生率[43.18%(19/44)和27.27%(12/44)]和中位住院时间(15.00和14.50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RCP治疗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治疗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优选方式。
正丽君,郭甜甜,张瑞晓,王月梅,李悦莹,张超,李慧艳,徐颢,杨琦
2025, 31(4):18-24. DOI: 10.12235/E20240460
摘要:目的 对比小剂量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OSS)与聚乙二醇(PEG)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患者接受度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和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4月-2024年1月于该院行结肠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 037例,根据患者口服的清肠药物不同,分为OSS组(639例)和PEG组(398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PSM)后,两组各385例。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成功率、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服药口感、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OSS组肠道准备成功率为96.4%(371/385),高于PEG组的91.7%(353/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OSS组肠道的BBPS总评分和分段评分均高于PEG组(P < 0.05)。OSS组的服药口感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PEG组(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00)。结论 相比于PEG电解质散,OSS的肠道清洁效果更好,服药口感更佳,患者接受度更高,且安全性与PEG电解质散相当。
2025, 31(4):25-31. DOI: 10.12235/E20240396
摘要:目的 探讨双尼龙荷包缝合法闭合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胃黏膜下肿瘤(SMT)术后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胃固有肌层SM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缝合方法不同,分为:单尼龙绳荷包缝合组(48例)和双尼龙绳荷包缝合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和长期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病灶均在内镜下完全切除。双尼龙绳荷包缝合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单尼龙绳荷包缝合组(P = 0.040)。单尼龙绳荷包缝合组中1例术后穿孔,4例发热,6例腹痛;双尼龙绳荷包缝合组无术后穿孔,5例发热,6例腹痛,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无转外科病例,均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单尼龙绳荷包缝合组7例可见钛夹和/或尼龙绳残留,明显少于双尼龙绳荷包缝合组的18例残留钛夹和/或尼龙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7)。结论 与单尼龙绳荷包缝合相比,对于直径较大的病灶(≥3 cm),双尼龙绳荷包缝合能有效地缝合EFR治疗胃SMT术后创面。
2025, 31(4):32-38. DOI: 10.12235/E20240439
摘要:目的 评估实时计算机内镜辅助系统(内镜精灵,EndoAngel)在结肠镜检查中对结直肠病变检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选取于该院消化内科与内镜中心接受EndoAngel辅助结肠镜检查和常规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 000例,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人工智能(AI)组和传统肠镜组,各1 00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息肉检出率和腺瘤检出率,进一步按照操作医师年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I组息肉检出率为39.3%,明显高于传统肠镜组的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59,P = 0.000)。其中,AI组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检出率分别为19.1%和25.2%,明显高于传统肠镜组的12.4%和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92,P = 0.000;χ2 = 5.46,P = 0.019)。进一步将两组按医师年资进行亚组分析,AI低年资组息肉检出率为36.6%,高于传统肠镜低年资组的息肉检出率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2.20,P = 0.000)。其中,AI低年资组增生性息肉检出率为17.8%,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3.6%,明显高于传统肠镜低年资组的12.8%和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2,P = 0.028;χ2 = 16.51,P = 0.000);高年资医师两组间腺瘤性息肉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ndoAngel可以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息肉检出率,尤其针对低年资医师效果更为显著。
2025, 31(4):39-43. DOI: 10.12235/E20240526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胰胆管联合刷检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ERCP治疗的59例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胰胆管联合刷检(胰胆管联合刷检组,n = 10)和单独胆管刷检(胆管刷检组,n = 49)。比较两组患者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病理阳性检出率、胆红素下降幅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胰胆管联合刷检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病理阳性检出率为70.0%(7/10),单独行胆管刷检的病理阳性检出率为22.4%(11/49),两组患者病理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胆管刷检组发生3例术后并发症,胰胆管联合刷检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单独行胆管刷检相比,胰胆管联合刷检更有助于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31(4):44-49. DOI: 10.12235/E20240519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EE-CAR)治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DCR)失败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EE-DCR失败患者再次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3年1月该院因泪囊鼻腔黏膜吻合口闭锁导致EE-DCR失败的患者44例(48眼),术前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其中,A组(26眼)行EE-CAR,B组(22眼)单纯行经鼻内镜下吻合口切开术(EE-O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A组手术成功率为84.62%(22/26),明显高于B组的手术成功率54.55%(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E-CAR治疗吻合口闭锁所致泪囊残部小的EE-DCR术后失败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EE-OO,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31(4):50-55. DOI: 10.12235/E20240506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接受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TUO)后发生短期听力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接受TUO治疗的260例CSO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听力恢复不良将患者分为:发生组(61例)和未发生组(1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SOM患者TUO术后发生听力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鼓膜张肌缺损(OR^ = 1.079,95%CI:1.054~1.105)、鼓室黏膜病变(OR^ = 1.196,95%CI:1.076~1.330)、咽鼓管不通(OR^ = 2.212,95%CI:1.339~3.654)、咽鼓管炎症(OR^ = 1.095,95%CI:1.047~1.146)、鼓室黏膜纤维化(OR^ = 2.423,95%CI:1.402~4.186)和术前鼓室内有脓性分泌物(OR^ = 1.070,95%CI:1.031~1.111)是导致CSOM患者TUO术后发生听力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CSOM患者TUO术后易发生短期听力恢复不良,与鼓膜张肌缺损、鼓室黏膜病变、咽鼓管不通、咽鼓管炎症、鼓室黏膜纤维化和术前鼓室内有脓性分泌物有关,临床可给予CSOM患者TUO术后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避免术后短期听力恢复不良的发生。
2025, 31(4):56-64. DOI: 10.12235/E20240558
摘要: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联合驱动压(PD)导向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3月于该院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C组)和PCV-VG模式下DP导向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建立后30 min(T2)、单肺通气(OLV)前即刻(T3)、OLV后30 min(T4)、OLV后60 min(T5)和恢复双肺通气(TLV)后15 min(T6)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动态顺应性(Cdyn)和DP。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T2、T3、T4、T5和T6时点的血压(B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P组T1、T2、T4、T5和T6时点的Ppeak明显降低,Cdyn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组T1、T4、T5和T6时点的DP明显低于C组,T6时点的Pplat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组T4和T5时点的PaO2明显高于C组,T6时点的PaCO2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T0、T2、T3、T4和T5时点的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各时点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组在T4时点的收缩压(SBP)明显高于C组,T6时点的舒张压(DBP)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T0、T2、T3和T5时点SBP和DBP比较,以及各时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内PPC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V-VG模式下DP导向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改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呼吸力学,提高OLV期间的氧合,且不会增加术后7 d内PPCs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31(4):65-73. DOI: 10.12235/E20240428
摘要:目的 探讨经45°穿刺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130例L5/S1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45°穿刺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行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采用腰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和腰椎功能;于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总体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脊柱内镜减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05);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95.5%,与对照组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对照组有6例(9.5%)因残留的突出物再次压迫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痛复发,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5)。结论 经45°穿刺技术和传统TESSYS技术行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5/S1节段LDH,均可取得满意的减压效果。但经45°穿刺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术后早期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31(4):74-79. DOI: 10.12235/E20240546
摘要:目的 探讨经Laennec膜左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结合“APR三角”在腹腔镜解剖性中央肝段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该院行腹腔镜解剖性中央肝段切除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经Laennec膜左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结合“APR三角”切除。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24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解剖性中央肝段切除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95~295 min,平均为(210.2±75.6)min,术中出血量为150~1 100 mL,平均为(358.9±118.4)mL,无术中输血和中转开腹。术后4~10 d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为(5.5±0.5)d,术后住院时间为5~16 d,平均为(7.5±1.5)d。术后出现Clavien-Dindo Ⅰ级和Ⅱ级并发症5例,包括4例腹腔积液和1例胸腔积液。术后病理均为肝细胞肝癌。对于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6个月,随访期内患者均存活,肿瘤复发2例。结论 采用经Laennec膜左侧肝实质优先入路结合“APR三角”在腹腔镜解剖性中央肝段切除中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董倩倩,李文波,李群,马增翼,吴文明,王明辉,王静,范飞飞,孙奎林,刘晓峰
2025, 31(4):80-85. DOI: 10.12235/E20240544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4年2月该院10例因上消化道难治性良性狭窄行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内镜下治疗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吞咽困难评分、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佩戴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均接受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治疗,所有患者在佩戴球囊过程中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球囊放置时间为60~180 d,平均佩戴时间104.9 d。术前9例狭窄段长度 < 2 cm,1例狭窄段长度为6 cm。术前吞咽困难评分为(3.60±0.52)分,摘除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后当天吞咽困难评分为(0.60±0.52)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摘除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评分为(0.70±0.48)分,术后当天与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自助式球囊扩张前和扩张后狭窄处直径分别为(5.09±2.02)和(10.35±0.73)mm,扩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咽喉部疼痛、鼻翼痛和球囊移位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3/10)、50.0%(5/10)和70.0%(7/10)。结论 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良性狭窄安全、有效,且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 31(4):86-90. DOI: 10.12235/E20240573
摘要:目的 总结抬举支撑喉镜尾端处理重度声门暴露困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在支撑喉镜手术中出现重度声门暴露困难(Cormack-Lehane分级为Ⅲ级或Ⅳ级)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的处理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支撑喉镜角度调节到最大仍无法满意暴露声门后,通过抬举支撑喉镜支架尾端的方法,以获得更大倾斜角度和视野。支架尾端抬高(11.50±6.31)cm后,23例声门暴露满意并顺利实施手术;2例失败,改用喉罩配合纤维喉镜,利用喉钳逐步钳取病变。24例出现咽壁黏膜撕裂和渗血,电凝后出血停止;1例出现牙齿松动并脱落。支架抬举前后患者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支撑喉镜术中出现的严重声门暴露困难,可以通过抬举支架尾端进行处理,此方法简单、有效,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内镜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