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1):1-6. DOI: 10.12235/E20230165
摘要:目的 评价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分析80例CSDH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顶结节钻孔外引流术组(钻孔引流组,n = 40),以及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神经内镜组,n = 4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术后1个月血肿复发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神经内镜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钻孔引流组的75.0%,神经内镜组术后1个月血肿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钻孔引流组的25.0%,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为(54.1±7.5)min,较钻孔引流组的(40.7±9.4)min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为(30.1±4.5)mL,与钻孔引流组的(27.1±6.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CSDH,能明显提高手术疗效,且术后血肿复发率极低。值得应用于临床。
2024, 30(1):7-15. DOI: 10.12235/E20230139
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2月该院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7例。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瑞马唑仑0.2、0.3和0.4 mg/kg+阿芬太尼3 μg/kg,术中追加药物,给予瑞马唑仑2.5 mg/次;D组采用丙泊酚1.5 mg/kg + 阿芬太尼3 μg/kg,术中追加药物,单次给予丙泊酚0.5 mg/kg。比较4组不同时间点[麻醉给药前3 min(T0)、进镜即刻(T1)、进镜后3 min(T2)、检查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血流动力学情况、麻醉起效时间、镇静成功率、胃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开观察室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情况。结果 A组T1和T2时点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B组、C组及D组各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镇静成功率、胃肠镜检查时间和离开观察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B组、C组和D组,A组和B组苏醒时间短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苏醒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和B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D组,A组低氧血症、呼吸抑制、低血压和头晕发生率低于D组,A组、B组和C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完全清醒后10 min,A组与B组计算能力和记忆力测试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组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测试通过率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采用0.3 mg/kg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的镇静效果较佳,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良好。
2024, 30(1):16-25. DOI: 10.12235/E20230119
摘要: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内镜(MCCE)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检查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9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127例行MCC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 ≥ 65岁,n = 88)和中年组( ≥ 40岁且 < 65岁,n = 39),再从两组中筛选出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31例患者均接受MCCE检查,有4例老年患者因吞咽失败被排除出研究,故老年组实际纳入88例。老年组中,45.4%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40/88),27.3%有恶性肿瘤(24/88),8.0%合并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7/88),6.8%有麻醉问题(6/88),9.1%合并神经系统疾病(8/88)。在24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25.0%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5.0%一般状况差,20.8%合并脑转移,12.5%合并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老年组胃部P2病变的阳性诊断率(52/88,59.1%)与中年组(13/39,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两组溃疡阳性诊断率比较(29.5%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2)。在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中,两组溃疡阳性诊断率比较(45.8%和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8)。中年组患者近端胃的清洁度和显示度评分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CCE检查在老年患者的诊疗中,尤其是合并恶性肿瘤时,未遗漏任何胃部的明显病变,总体是有效和安全的。
2024, 30(1):26-32. DOI: 10.12235/E20220437
摘要: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癌诊断和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17 830例,结合问卷调查和病理学检查,分析上消化道癌诊断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现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分别为88、33和119例。其中,早期食管癌57例,早期贲门癌27例,早期胃癌9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 = 240)为上消化道癌阳性患者,对照组(n = 17 590)为上消化道癌阴性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饮酒、腌制食品、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无痛胃镜、标准胃镜彩图和焦虑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倾向评分匹配表明:饮酒、萎缩性胃炎、腌制食物、上皮内瘤变和焦虑,是影响上消化道癌诊断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饮酒、萎缩性胃炎、腌制食物、上皮内瘤变和焦虑,是影响上消化道癌诊断和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升早癌筛查意识,可控制上消化道癌诊断和发病的危险因素。
2024, 30(1):33-39. DOI: 10.12235/E20230172
摘要:目的 分析胃窦部不同部位幽门螺杆菌(Hp)检测情况,为寻找Hp最佳活检部位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并行电子胃镜检查,于胃窦部位取活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超基准值(DOB)分为: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组(DOB ≥ 4)和13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组(DOB < 4),收集患者的胃镜报告和病理资料。根据患者胃窦部不同活检部位,分为:常规活检部位组、隆起糜烂部位组和平坦糜烂部位组,比较不同活检部位Hp的检出率。将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组按DOB值的情况,分为:A组(4 < DOB ≤ 16)、B组(16 < DOB ≤ 35)和C组(DOB > 35),并分类统计每组患者胃窦部活检及病理情况。结合患者内镜报告和病理资料,分为: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分类统计胃窦部活检及病理情况。结果 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组中,隆起糜烂部位组Hp检出率(96.4%)高于常规活检部位组(92.7%)和平坦糜烂部位组(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6);DOB值方面,A组中,隆起糜烂部位组Hp检出率最高,常规活检部位组Hp检出率最低,3个活检部位H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6);B组和C组3个活检部位H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622;P = 0.721);非萎缩性胃炎组中,隆起糜烂部位组Hp检出率(96.5%)高于常规活检部位组(91.2%)和平坦糜烂部位组(92.0%),3个活检部位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3);萎缩性胃炎组中,3个活检部位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14)。13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组中,3个活检部位Hp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55)。结论 对于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但DOB值较低的患者,隆起糜烂部位Hp的阳性率更高。对于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与常规活检部位相比,隆起糜烂部位Hp的检出率更高;但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胃窦部不同部位的Hp检出率差异不大。对于13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患者而言,3个活检部位Hp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临床工作中,对于类似的患者,可以精准活检,以提高Hp的检出率。
2024, 30(1):40-46. DOI: 10.12235/E20220725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miR-505和miR-15与溃疡性结肠炎(UC)内镜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98例UC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UC患者的内镜活动度,分析血清miR-505和miR-15水平变化与UC患者内镜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505水平低于对照组,miR-1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活动期UC患者血清miR-505水平低于愈合期患者,血清miR-15水平高于愈合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3型血清miR-505水平低于E2型和E1型,E3型血清miR-15水平高于E2型和E1型,E3型改良Mayo评分高于E2型和E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miR-505与改良Mayo评分呈负相关(r = -0.51,P < 0.05),血清miR-15与改良Mayo评分呈正相关(r = 0.54,P <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结果显示,miR-505截断值为0.93,评估UC患者内镜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95%CI:0.659~0.78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24%和68.55%;miR-15截断值为0.85,评估UC患者内镜活动度的AUC为0.69(95%CI:0.672~0.81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38%和69.72%;两者联合评估UC患者内镜活动度的AUC为0.82(95%CI:0.809~0.91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6%和68.49%。结论 UC患者血清miR-505水平较IBS患者降低,血清miR-15较IBS患者升高,其水平与患者病变情况及内镜下活动度密切相关,血清miR-505和miR-15联合检测对UC患者内镜下活动度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2024, 30(1):47-51. DOI: 10.12235/E20230073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储镜方式在软式内镜存储中的应用效果,以探索适合的软式内镜储存条件。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内镜中心500条软式内镜进行实验研究,并结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的相关条件要求,观察组内镜放置于新型水平储镜柜中,对照组内镜垂直放置于传统储镜柜中,比较两种不同储存方式对软式内镜细菌菌落数、质量合格率和故障率的影响。结果 储镜2 h,观察组和对照组软式内镜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0.27±2.22)和(13.18±1.33)cfu/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储镜72 h,观察组软式内镜细菌菌落数为(14.75±2.00)cfu/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3.28±17.07)cfu/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软式内镜故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软式内镜预清洗所需的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使用新型水平储镜柜存储软式内镜,存储质量优于垂直放置的传统储镜柜,还可免去每天的预清洗,大大地节省了时间,保障了患者安全,降低了运营成本,是值得临床推荐使用的内镜储存方式。
2024, 30(1):52-59. DOI: 10.12235/E20230128
摘要:目的 探讨倒刺线缝合子宫血管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该院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1例,分为A组(实验组n = 20)和B组(对照组n = 21)。A组采用倒刺线缝合子宫血管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B组采用传统四孔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盆腹腔手术史、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GB)、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较B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 < 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后第1天HGB、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24 h疼痛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中,采用倒刺线缝合子宫血管,安全、可行,但手术时间比多孔腹腔镜明显延长,随着该技术的逐渐熟练,这种情况将得以改善。
2024, 30(1):60-66. DOI: 10.12235/E20230204
摘要:目的 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重要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54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试验组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和12个月总有效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和炎症因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5和23例,对照组术后6和12个月随访人数分别为26和25例;术后6和12个月试验组总有效率、SNOT-22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12个月试验组EOS、IgE、IL-4和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复发性鼻窦炎伴息肉患者,联合鼻后神经切断术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更能抑制机体IgE分泌和黏膜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2024, 30(1):67-72. DOI: 10.12235/E20230146
摘要: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该院骨科就诊并行UBE减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6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肢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结果 术前患者腰背部VAS为(5.72±2.18)分,术后1 d、术后3、6和12个月分别下降至(2.74±1.52)、(1.92±1.26)、(1.73±1.36)和(0.87±0.7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腿部VAS术前为(4.63±2.17)分,术后1 d下降至(4.22±1.91)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VAS为(3.73±1.42)分,术后6个月为(2.13±1.16)分,术后12个月为(0.76±0.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ODI为(60.23±8.13)%,术后1 d、术后3、6和12个月分别下降至(41.91±6.53)%、(12.82±4.24)%、(8.19±3.84)%和(6.75±2.1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JOA评分为(9.08±1.34)分,术后1 d为(10.89±0.88)分,术后3个月为(13.34±1.25)分,术后6个月为(15.75±1.24)分,术后12个月为(18.12±1.86)分,与术前比较,腰椎功能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UBE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 30(1):73-78. DOI: 10.12235/E20230025
摘要: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手术治疗军人双极损伤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实施手术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15例,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3.07±4.39)岁;Beighton评分(4.40±1.89)分。左肩4例,右肩11例。术前CT评估Hill-Sachs损伤(16.93±2.17)%。记录肩关节活动度,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与稳定性。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0~28个月,平均(18.47±6.4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肩关节前屈上举:由术前的(152.41±14.28)°增加至末次随访的(167.48±10.23)°;内旋:术前棘突水平,T5 1例,T6 2例,T7 6例,T8 3例,T9 2例,T10 1例,术后棘突水平,T5 1例,T6 1例,T7 3例,T8 6例,T9 4例;体侧外旋和外展90°外旋:分别由术前的(60.31±13.43)°和(97.41±13.17)°减小至末次随访的(51.23±14.27)°和(89.47±14.15)°;术后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手术治疗军人双极损伤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疗效满意,肩外旋角度较术前减小,可明显降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提前重返训练场。
2024, 30(1):79-84. DOI: 10.12235/E20230053
摘要:目的 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Sublamina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突出位于椎间孔区域,造成双根受压同时伴有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4/5间隙6例,L5/S1间隙1例,平均病程(8.6±2.5)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UBE下Sublamina入路进行治疗。结果 7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8.6±1.3)分,术后2 d(2.1±1.1)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前(10.1±2.4)分,术后2 d(17.3±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UBE下Sublamina入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2024, 30(1):85-90. DOI: 10.12235/E20230209
摘要:目的 探讨获得性泪囊黏液囊肿(ALSM)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并接受En-DCR联合双管人工泪管植入术治疗的63例(63眼)ALSM患者的术前和术后12个月随访资料,记录并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最终纳入57例患者(男21例,女36例),年龄25~71岁,平均(52.89±11.66)岁,右眼30眼,左眼27眼。所有患者均有溢泪和溢脓的泪道阻塞病史。结果 CT检查发现泪囊扩大,相邻骨质没有破坏。MRI检查显示泪囊扩大,囊内的液体被扩大的泪囊壁与周边组织分隔。内眦部泪囊区肿块在手术切开泪囊时明显缩小,其皮肤面的轻度肿胀在术后1周内完全消失。术后随访12个月,En-DCR的解剖成功率为92.98%(53/57),功能成功率为89.47%(51/57),未出现囊肿复发、视力下降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ALSM患者均有泪道阻塞病史。影像学检查对ALSM的诊断有参考价值。En-DCR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治疗ALSM,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