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9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 著
    • 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并发出血及其安全性的分析

      2023, 29(6):1-6. DOI: 10.12235/E20220242

      摘要 (538) HTML (72) PDF 548.36 K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每次操作过程中出血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的安全性。方法 统计接受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的活检次数,并详细对比首次活检及后续活检过程中患者的一般状况、出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同时分析活检次数、活检获取组织数量和活检部位对活检操作过程中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365例患者共接受778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严重并发症发生24例次,发生率为3.08%。活检次数对操作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 = 0.897),且对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影响(P = 0.964)。不同部位活检出血情况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25)。其中,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以右肺中叶最高(5.88%),但各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58)。随着活检中获得组织数量的增多,出血的发生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获得组织块数量为1块以上,5块以下)。结论 再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仍然是诊断肺部疾病较为安全的检测手段。

    • 不同时期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对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3, 29(6):7-13. DOI: 10.12235/E20220390

      摘要 (243) HTML (114) PDF 3.41 M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对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其中,56例行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Outerbridge分级为Ⅲ级或Ⅳ级),44例行分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Outerbridge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6和12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和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与对照组的8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不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OKS和WOMA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和OKS评分较对照组低(P < 0.05);两组患者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同期与分期行膝关节镜检+单髁关节置换治疗前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同期膝关节镜检 + 单踝关节置换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联合鼻内镜治疗鼻骨骨折合并畸形的疗效

      2023, 29(6):14-19. DOI: 10.12235/E20220238

      摘要 (482) HTML (51) PDF 621.35 K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组联合鼻内镜治疗鼻骨骨折合并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7例鼻骨骨折合并畸形的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联合组实施MSCT曲面重组联合鼻内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鼻外形、鼻通气功能和嗅觉障碍评分、手术前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术后鼻外形和嗅觉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鼻总呼气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术后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鼻腔容积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SCT曲面重组联合鼻内镜治疗鼻骨骨折合并畸形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影响无痛胃镜丙泊酚用量的个体化因素分析

      2023, 29(6):20-26. DOI: 10.12235/E20220331

      摘要 (548) HTML (68) PDF 674.29 K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无痛胃镜中使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和减少的个体因素,为提高个体化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406例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0 μg/kg、丙泊酚1.00 mg/kg,随后采用滴定法追加丙泊酚,每次0.20 mg/kg,直至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然后行胃镜检查。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信息和用药情况。丙泊酚的用量根据实际体重,以mg/kg计算,超过平均值的30%定义为用量增多,低于平均值的30%定义为用量减少。结果 在406例患者中,丙泊酚用量增加81例(19.95%)。其中,年龄 ≤ 35岁、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者、长期饮酒史和咽喉疾病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P <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上4个因素与丙泊酚用量增加有关,OR^值分别为10.211、2.749、3.266和4.406;丙泊酚用量减少36例(8.87%)。其中,年龄 > 65岁和肥胖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 <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上2个因素与丙泊酚用量减少有关,OR^值分别为3.607和3.982。结论 有诸多个体因素导致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较实际体重计算的用量增加或减少,提前识别这些个体因素,有利于个体化麻醉的实施。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3, 29(6):27-32. DOI: 10.12235/E20220353

      摘要 (381) HTML (180) PDF 612.46 K (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拟择期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每组125例。麻醉诱导前,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7.5 μ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5 min后,两组均缓慢静注丙泊酚1.5~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4.0~6.0 mg/(kg·h)进行麻醉维持。记录术中体动等镇静相关不良事件、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后舒适度。结果 B组术中体动、呛咳、呼吸抑制、丙泊酚注射痛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丙泊酚注射痛严重程度明显轻于S组,术后腹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呃逆发生率、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术后疲劳视觉模拟评分(VAS)、低血压、心动过缓、眩晕和嗜睡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方案应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可提高镇静、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治疗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

      2023, 29(6):33-37. DOI: 10.12235/E20220343

      摘要 (230) HTML (54) PDF 1.67 M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MPS)辅助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ERI)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月因上消化道狭窄行MPS评估并行ERI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狭窄改善程度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MPS评估后再行ERI,平均操作时间(15.34±2.75)min,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前吞咽困难评分为(2.87±0.51)分,术后出院时降至(0.87±0.43)分,术前与术后出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和6个月吞咽困难评分分别为(0.90±0.80)和(1.03±0.49)分,与术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PS辅助ERI治疗上消化道瘢痕性狭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下表现及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3, 29(6):38-43. DOI: 10.12235/E20220214

      摘要 (212) HTML (38) PDF 3.86 M (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结肠镜下表现及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IC患者267例(IC组),另选取同期因便血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者行结肠镜检查,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MA水平,将结肠病变组织行HE染色后观察病理形态。结果 对照组存在糖尿病病史与脑梗死的患者分别占总人数的5.00%与2.00%,IC组存在糖尿病病史与脑梗死的患者分别占总人数的11.99%与9.7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54±1.86)d,存在腹部手术史、高血压、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患者分别占总人数的13.00%、17.00%、4.00%和2.00%,IC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13±4.28)d,存在腹部手术史、高血压、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患者分别占总人数的29.96%、43.45%、15.73%和10.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IMA水平为(0.13±0.02)mg/mL,明显低于IC组的(12.48±1.25)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5,敏感度为87.26%,特异度为75.31%,准确率为83.41%,阳性预测值为89.26%,阴性预测值为71.33%,Kappa值为0.71。结论 IMA在IC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利用IMA诊断IC,无创、简便,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其是临床诊断I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结肠肠气囊肿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附33例报告)

      2023, 29(6):44-51. DOI: 10.12235/E20220234

      摘要 (506) HTML (55) PDF 5.06 M (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浅析结肠肠气囊肿症(PCI)可能的病因、临床和内镜下特点,以及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3月该院消化内科确诊为PCI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的33例PCI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56.58±11.69)岁;该病检出率为0.11%(33/30 833)。33例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0.30%(10/33),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12例(36.36%),腹胀12例(36.36%),腹泻10例(30.30%),便秘5例(15.16%),便血5例(15.16%),体重减轻1例(3.03%),癌胚抗原(CEA)升高2例(6.06%)。21例单发气囊肿,12例多发气囊肿,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肠镜下合并其他内镜诊断、临床症状、气囊肿直径和肠段部位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病变表面情况(光滑、红斑、糜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CI较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内镜下微创治疗是有效的措施,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两种乳头插管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3, 29(6):52-57. DOI: 10.12235/E20220304

      摘要 (158) HTML (158) PDF 627.80 K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人操作导丝乳头插管法与双人操作导丝乳头插管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因胆胰疾病行ERCP治疗的4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乳头插管技术在ERCP中的插管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初步分析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插管总成功率为97.3%。其中,单人插管组成功率为97.5%,双人插管组成功率为97.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782)。术后发生胰腺炎22例(4.9%),高淀粉酶血症105例(23.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人插管组和双人操作组插管时间为(7.15±0.48)和(10.70±0.71)min,ERCP完成时间为(19.24±1.26)和(23.11±1.64)min,住院时间中位数为9.0和11.0 d,单人插管组均短于双人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两种乳头插管技术ERCP插管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人插管技术因不需要助手密切配合,有利于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导丝进入胰管频率和乳头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镜息肉冷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

      2023, 29(6):58-64. DOI: 10.12235/E20220285

      摘要 (244) HTML (448) PDF 1.32 M (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内镜息肉冷切除术(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18例结直肠小息肉(直径≤10 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 = 59)和观察组(n = 59),对照组采用内镜息肉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CS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情况、手术指标、息肉切除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组织学完整切除率和直径1~5 mm息肉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率、术后2周出血率和内镜下止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CSP治疗结直肠小息肉,手术操作时间短,息肉切除率高,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0+1
      • 1+1
      • 2+1
      • 3+1
    • 两种入路腹腔镜下低位直肠腺癌远端直肠离断的效果比较

      2023, 29(6):65-70. DOI: 10.12235/E20220196

      摘要 (126) HTML (17) PDF 635.30 K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入路腹腔镜下低位直肠腺癌远端直肠离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直肠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经闭孔神经前入路远端直肠离断的直肠癌根治术,B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拔出导尿管时间短于B组(P < 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P < 0.05)。A组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为Ⅰ级的多于B组,术后肛门功能(Kirwan分级)优于B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经闭孔神经前入路远端直肠离断的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腺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促进胃肠动力,保留肛门功能,减轻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

    • >临床研究
    • 基层医院开展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3, 29(6):71-76. DOI: 10.12235/E20220237

      摘要 (367) HTML (364) PDF 1.47 M (5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1月该院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485例,结石长径9~40 mm,平均(18.23±3.51)mm。术前均行肾、输尿管及膀胱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平扫检查,评估适应证,术中先行输尿管硬镜探查患侧输尿管,留置导丝并置入输尿管软镜引导鞘,软镜进入输尿管上段及肾盂,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则推入肾内碎石,连接200 μm钬激光光纤,采取粉末化模式碎石,最后将稍大的结石碎片用套石网篮取出,术毕沿导丝留置双J管。术后第2天根据情况复查KUB或CT,以明确双J管位置及结石粉碎情况,2~4周后拔除双J管,术后1和3个月复查B超和KUB,必要时行CT平扫,以评估碎石效果。结果 484例患者进镜成功,进镜成功率99.8%(484/485),碎石成功率93.2%(451/484),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7.4%(423/484),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0.9%(440/484)。手术时间26~120 min,平均(72.31±28.64)min。术后住院时间2~7 d,平均(2.31±0.76) d。手术并发症:发热15例,尿源性脓毒症6例,输尿管口活动性出血2例,穿孔尿外渗1例,石街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后果。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好,安全性高,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 0+1
      • 1+1
    • 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

      2023, 29(6):77-80. DOI: 10.12235/E20220379

      摘要 (445) HTML (18) PDF 2.59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0月该院5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并于术中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全切,采用经尿管逆行放置双J管,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新膀胱术中置入双J管,操作时间2~4 min,单侧平均置入时间为(2.8±0.6)min,住院时间为(13.0±0.8)d。5例患者术后排尿恢复较好,且在病情恢复过程中均未发生尿漏和感染。结论 在完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应用经尿管逆行置入双J管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不破坏气腹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其是一种在新膀胱术中安全、有效且便捷的辅助手段。

      • 0+1
      • 1+1
      • 2+1
      • 3+1
      • 4+1
    • 改良的乐奥尼龙绳息肉根部结扎术在结直肠大息肉摘除中的应用

      2023, 29(6):81-85. DOI: 10.12235/E20220769

      摘要 (190) HTML (442) PDF 5.25 M (3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的乐奥尼龙绳息肉根部结扎术在结直肠大息肉摘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1月该院应用改良的乐奥尼龙绳息肉根部结扎术治疗的136例 ≥ 1.0 cm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大息肉3.0 cm×5.0 cm,观察术后出血、穿孔、感染、息肉切缘病理、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136例结直肠大息肉均顺利摘除,平均操作时间(16.0±8.2)min,135例患者无术后出血、穿孔和感染,仅有1例患者术后出血,经肠镜检查证实为尼龙绳脱落后出血,直接上止血夹止血。息肉术后切缘病理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4 h内进食,住院时间(2.2±1.7)d,术后3~6个月随访复查肠镜,显示尼龙绳均已经脱落,所有创面均为白色瘢痕,表面无息肉残留。结论 改良的乐奥尼龙绳息肉根部结扎术用于结直肠大息肉摘除,是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喉镜下取咽部隐匿性异物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附74例报告)

      2023, 29(6):86-90. DOI: 10.12235/E20220451

      摘要 (209) HTML (38) PDF 1.49 M (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喉镜下治疗咽部隐匿性异物的规范诊疗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该院异物内镜中心诊治的74例咽部隐匿性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疗路径和治疗效果。结果 74例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36例经喉内镜仔细检查后取出;32例使用颈部薄层CT准确定位后,26例在喉镜辅助下顺利取出,5例在全身麻醉喉镜辅助下小切口取出,1例在全身麻醉下颈侧切开取出;6例颈部薄层CT未能发现明显高密度异物影,CT检查后,根据患者疼痛位置反复喉镜检查发现,经咽局部表面麻醉后顺利取出。结论 颈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并定位咽部隐匿性异物,但较小且密度低的异物容易漏诊。因此,应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再次判断,反复多次镜检,并重点检查咽部隐匿部位,是咽部隐匿性异物的常规诊疗路径。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