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8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 著
    • 负压装置在定位隐匿性鼻出血部位中的临床应用

      2022, 28(12):1-6. DOI: 10.12235/E20210773

      摘要 (708) HTML (25) PDF 1.59 M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装置定位隐匿性鼻出血部位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8月-2021年7月该科收治的隐匿性鼻出血患者318例作为观察组,2015年8月-2018年7月该科收治的隐匿性鼻出血患者2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嘱患者屏气后,应用负压吸引装置诱发鼻出血,然后应用鼻内镜检查定位出血部位。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检查。两组患者的鼻腔出血部位均用可吸引电极电凝止血。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鼻出血部位检出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出血复发例数、术中疼痛、术后鼻腔局部粘连例数和术后分泌性中耳炎患病例数。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鼻出血检出率更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复发例数减少,术中疼痛明显减轻,术后鼻腔粘连例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未见非出血部位黏膜异常损伤,术后随访未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结论 应用负压装置定位隐匿性出血部位治疗鼻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0+1
      • 1+1
      • 2+1
      • 3+1
      • 4+1
    • 股神经+坐骨+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中的作用分析

      2022, 28(12):7-13. DOI: 10.12235/E20220082

      摘要 (255) HTML (92) PDF 547.74 K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股神经+坐骨+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关节镜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拟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KOA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股神经+坐骨+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手术10 min(T2)、手术30 min(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 < 0.05),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较对照组长(P < 0.05);两组患者HR和MAP在组间、时间和交互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的HR在T0时点与T1时点、T1时点与T3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AP在T0时点与T1、T2、T3和T4时点以及T1时点与T3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T1、T2、T3和T4时点的MAP高于对照组(P <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 0.05)。结论 股神经+坐骨+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能够提高患者在KOA关节镜术中的麻醉效果,阻滞效果理想,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CT引导下后外侧入路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2022, 28(12):14-19. DOI: 10.12235/E20210779

      摘要 (513) HTML (399) PDF 3.80 M (5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CT引导下后外侧入路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CSR患者17例,在局部麻醉CT引导下,结合环锯锚定完成后外侧入路脊柱内镜手术,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手术节段和术中并发症等。于术前、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在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分级法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VAS分别为2.00(2.00,3.00)和1.00(0.00,1.00)分,明显低于术前的6.00(6.00,7.00)分(P < 0.05);术后6个月NDI为4.44(2.22,10.00)%,明显低于术前40.00(32.50,46.00)%(P < 0.05)。用改良MacNab分级法评估患者优良率为88.2%。17例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后外侧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是治疗CSR的一种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泌尿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2022, 28(12):20-25. DOI: 10.12235/E20220078

      摘要 (129) HTML (552) PDF 562.91 K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并发泌尿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行PCN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并发泌尿道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44例)和未感染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术后3项血清指标水平诊断PCNL术后并发泌尿道感染的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 < 0.05),感染组术后24 h上述3项血清指标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 < 0.05);PCT、IL-6和NF-κB水平联合诊断PCNL术后并发泌尿道感染患者的灵敏度为90.91%,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均高于单项血清指标诊断的灵敏度和AUC(P < 0.05),其特异度与单项血清指标诊断均相近(P > 0.05)。结论 泌尿道感染患者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均对PCNL术后并发泌尿道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

      • 0+1
    • 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中圈套器套扎胆囊壁切口法与丝线缝合胆囊壁切口法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2, 28(12):26-31. DOI: 10.12235/E20220442

      摘要 (224) HTML (16) PDF 1.25 M (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中圈套器套扎胆囊壁切口法与丝线缝合胆囊壁切口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06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圈套组(n = 86)和缝合组(n = 12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和术后胆囊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圈套组手术时间较缝合组短[(19.98±2.31)和(34.97±2.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圈套组术中出血量较缝合组少[(5.29±1.00)和(16.98±2.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2.28±0.75)和(3.46±0.6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圈套组术后无胆囊内血凝块形成和胆囊急性炎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圈套组术前与术后的胆囊排空率和胆囊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圈套器套扎胆囊壁切口法安全可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胆囊切开取石术后胆囊内血凝块形成及急性炎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维生素C在食管碘染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2022, 28(12):32-37. DOI: 10.12235/E20220052

      摘要 (653) HTML (24) PDF 5.50 M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C在食管碘染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68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碘染色后行ESD。术前胃内注入0.4%维生素C生理盐水40 mL,再行食管碘染色,碘染色完成病变标记后,用0.4%维生素C生理盐水20 mL冲洗食管,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行手术的患者为A组(n = 31);食管碘染色完成病变范围标记,常规生理盐水冲洗碘液,然后行手术的患者为B组(n = 37)。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标本横径、咽喉部不适、胸腹部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胃体内镜下黏膜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咽喉部不适、手术时间和标本横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和B组胸腹部疼痛评分分别为(1.29±0.59)和(3.54±1.26)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13,P = 0.001);A组镇痛药使用率为0.00%(0/31),与B组镇痛药使用率13.51%(5/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2);两组患者内镜下胃体黏膜情况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6.15,P = 0.000)。结论 食管碘染色ESD术前胃底注入维生素C生理盐水,碘染色完成病变标记后,再予以维生素C生理盐水冲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增加患者舒适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超声内镜检查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2, 28(12):38-43. DOI: 10.12235/E20220032

      摘要 (99) HTML (16) PDF 561.10 K (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术(EUS)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1年该院收治的8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因胆管总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EUS分为观察组(n = 40)和对照组(n = 43),观察组采用EUS+ERCP,对照组采用ERCP,分析观察组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对比两组患者ERCP成功率、插管次数、操作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透视时间和总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入组患者ERCP手术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EUS诊断准确率(90.00%)高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7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10,P = 0.203);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插管次数和辐射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14.64、t = -3.64、t = -4.33、t = -8.64和χ2 = 4.60,P <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EUS、腹腔镜手术和多发结石是影响ERCP取石成功率的因素(χ2 = 16.32、χ2 = 12.22和χ2 = 7.47,P <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EUS和腹腔镜手术是影响ERCP取石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573~1.215,95%CI:0.958~1.969)。结论 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前行EUS,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取石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 28(12):44-50. DOI: 10.12235/E20220019

      摘要 (467) HTML (8) PDF 593.89 K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1年11月该院83例实施ESD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术后未感染组(n = 60)和术后感染组(n = 23)。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ESD术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 4.644,95%CI:1.087~19.843,P = 0.035)和术中穿孔(OR^ = 11.147,95%CI:2.136~5.168,P = 0.004)是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拟合优度检验:χ2 = 4.95,P = 0.763(P > 0.05);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95%CI:0.636~0.875,P = 0.000),阳性预测率为62.2%,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76.7%,临界值为0.303。结论 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年龄和手术过程中是否发生穿孔与ESD术后感染的发生紧密相关,该模型对于术后感染患者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值得应用于临床。

      • 0+1
    • 内镜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网状Meta分析

      2022, 28(12):51-62. DOI: 10.12235/E20220054

      摘要 (708) HTML (16) PDF 1.61 M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射频消融术(RF)、经口无切口胃底折叠术(TIF)和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3种内镜下治疗方式,但目前缺少直接比较研究来证明哪种手术方式最佳,该文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内镜下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和Medline,自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公开发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类文献,并根据Cochrane 5.1手册标准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和偏倚风险。通过RevMan 5.4软件、ADDIS 16.6软件及Stata 19.0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网络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16项研究,总计9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或假手术(Sham)治疗,实验组采用RF、TIF或ARMS治疗;②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1篇文献为高质量文献,其他5篇文献为低质量文献;③网状Meta排序结果显示:在停止服药人数方面,ARMS效果最佳,之后依次是RF和TIF;在pH < 4.2的酸反流时间方面,ARMS效果最佳,之后依次是RF和TIF;在控制食管下段压力方面,ARMS效果最佳,之后依次是TIF和RF;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评分方面,ARMS效果最佳,之后依次是TIF和RF。结论 3种内镜下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表明,ARMS在停止服药人数、pH < 4.2的酸反流时间、增加食管下段压力和改善HRQL评分方面均为最优,可作为GERD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对小胰腺癌诊断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2, 28(12):63-67. DOI: 10.12235/E20220100

      摘要 (719) HTML (17) PDF 536.61 K (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小胰腺癌诊断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胰腺癌患者45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术前采取EUS-FNA诊断,比较穿刺阳性与穿刺阴性患者的穿刺针数和每针提插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同时比较出现并发症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每针提插数情况。结果 穿刺阳性患者的穿刺针数和每针提插数与穿刺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诊断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和病灶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穿刺负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10 mL负压穿刺能够提升诊断阳性率(P < 0.05);与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比较,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每针提插数明显增加(P < 0.05)。结论 将EUS-FNA应用于小胰腺癌的诊断中,采取10 mL负压穿刺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而术后并发症受到每针提插数的影响,应尽量减少每针提插数。

    • >综 述
    • 内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2, 28(12):68-73. DOI: 10.12235/E20220001

      摘要 (204) HTML (30) PDF 506.72 K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镜保胆取石术(CGPS)是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之一,优点是保留了胆囊的功能,但术后胆囊结石复发一直是饱受争议的问题。该文对CGPS术后患者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保胆取石术后降低复发率提供指导依据。

    • >临床研究
    • 磁控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及选择意向调查研究

      2022, 28(12):74-79. DOI: 10.12235/E20220061

      摘要 (142) HTML (581) PDF 2.46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收集该院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的资料,获得磁控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疾病中的检出率,研究磁控胶囊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选择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人群特点和选择原因,为该检查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12月该院接受磁控胶囊内镜患者的信息,在检出疑似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进一步经胃镜下活检病理证实,同时完善“磁控胶囊内镜检查选择意向调查表”,收集选择胶囊内镜检查人群的基本信息,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并分析数据。结果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肿瘤检出率为2.04%(1/49)。癌前病变中,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10.20%(5/49),胃溃疡检出率为4.08%(2/49),胃息肉检出率为8.16%(4/49)。患者选择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原因集中在:害怕胃镜检查(34.69%,17/49),一项检查可以实现胃及肠道检查(34.69%,17/49),体检没有必要做胃镜那样痛苦的检查(36.73%,18/49)等。结论 磁控胶囊内镜在畏惧胃镜检查、现有疾病或其他条件无法实现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发挥重要的筛查作用,是胃镜检查的重要补充。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改良线结牵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困难型置管中的初步应用(附12例报告)

      2022, 28(12):80-83. DOI: 10.12235/E20220013

      摘要 (170) HTML (12) PDF 2.10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改良线结牵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困难型置管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12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管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常规胃镜直视下置管失败后使用改良线结牵引。结果 12例困难置管病例使用胃镜直视下改良线结牵引法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平均置管时间(18.2±6.1)min。结论 改良线结牵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困难型置管中安全、有效,特别是对十二指肠球降部转折急、角度小的病例,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 0+1
      • 1+1
      • 2+1
    • 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刷在儿童危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2022, 28(12):84-88. DOI: 10.12235/E20210697

      摘要 (113) HTML (15) PDF 6.99 M (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刷在儿童危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PB)痰栓取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住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5例危重症PB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全身麻醉配合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情况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细胞刷取出塑型性痰栓。结果 5例患儿均能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取出塑型性痰栓,手术过程中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能维持在80%以上,5例患儿术后继续在P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2 d内均能撤掉呼吸机。结论 对于危重症PB患儿,如果病情需要,可以在呼吸机辅助通气和全身麻醉情况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细胞刷取出塑型性痰栓,以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损伤。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