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 著
    • 鼻内镜下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的临床探索

      2021, 27(1):1-5. DOI: 10.12235/E20200252

      摘要 (845) HTML (93) PDF 569.83 K (1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与鼻内镜下扁桃体电切术和腺样体吸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因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的患儿80例。其中,实验组(n = 40)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对照组(n = 40)为鼻内镜下电切扁桃体与腺样体吸切,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36.80±3.11)min、术中出血量(12.72±3.05)mL、术后6、24、48和72 h疼痛评分分别为(2.05±0.50)、(2.62±0.54)、(2.50±0.55)和(1.90±0.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扁桃体伪膜脱落时间(9.30±1.29)d明显少于实验组(11.65±1.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治愈30例,好转9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经皮肾镜取石术日间手术的初步报告

      2021, 27(1):6-10. DOI: 10.12235/E20200111

      摘要 (516) HTML (252) PDF 555.63 K (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局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日间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并行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5例。其中,观察组30例,行局麻下PCNL;对照组35例,常规住院行硬膜外麻醉下PCNL。年龄18~60岁,结石直径 ≤ 3.0 cm,术前无尿路感染和其他合并症,肾积水为中度以下(肾盂分离度 ≤ 3.0 cm)。两组年龄、性别、侧别、结石直径和结石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含麻醉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1个月结石取净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疼痛评分和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发热2例(BT < 38℃),自行恢复,对照组术后发热2例,拔造瘘管时切口出血1例,经局部压迫未再出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部分选择性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局麻下PCNL日间手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不会增加手术风险,能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但其适应证和操作流程尚需进一步探索和规范。

    • 经皮肾镜联合电子肾盂镜或胆道镜与软镜治疗4 cm内鹿角形结石的对比研究

      2021, 27(1):11-14. DOI: 10.12235/E20190529

      摘要 (579) HTML (113) PDF 500.37 K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联合电子肾盂镜或胆道镜与软镜处理鹿角形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203例4 cm内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电子肾盂镜或胆道镜协同经皮肾镜的双镜联合组(n = 122)和单纯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RIRS)治疗组(n = 81)。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结石大小和体重指数(BMI)等基线数据,进而对组间围术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和第三方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双镜联合技术治疗4 cm内鹿角形肾结石具有结石一期清除率高和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而RIRS则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 新型定位穿刺方法在椎间孔镜手术初学者中的应用

      2021, 27(1):15-21. DOI: 10.12235/E20200227

      摘要 (347) HTML (63) PDF 15.91 M (9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术前设计结合定位穿刺导向器在椎间孔镜手术初学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行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的椎间盘突出患者32例,由同一名初学者按照常规组与实验组对应方法完成定位穿刺步骤,比较两组透视次数、穿刺成功所需的穿刺针调整次数。结果 常规组与实验组透视次数的中位数及极值分别为23.50(14~32)次和10.00(8~14)次,穿刺针调整次数分别为5.50(2~13)次和1.00(0~2)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椎间孔镜手术初学者应用个体化术前设计结合定位穿刺导向器可减少透视次数,提高穿刺准确性。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由外向内法和前内侧入路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对骨隧道扩大的影响

      2021, 27(1):22-27. DOI: 10.12235/E20200397

      摘要 (298) HTML (320) PDF 2.24 M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使用由外向内和经髌骨下前内侧入路法行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隧道钻取,探讨该方法对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并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50例,平均分为两组并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其中,25例患者采用由外向内钻取股骨隧道法钻取股骨隧道(由外向内组),另25例使用传统的经前内侧入路法钻取股骨隧道(前内侧组),术后常规康复。比较两组术后1年股骨和胫骨隧道扩大直径和Lysholm评分。结果 两组共13例发生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骨隧道扩大,由外向内组股骨隧道扩大(2.21±1.69)mm,前内侧组(1.54±1.1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外向内组胫骨隧道扩大(1.61±1.42)mm,前内侧组(1.70±1.22)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年,由外向内组Lysholm评分为(96.73±3.92)分,前内侧组为(96.29±3.7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0级骨隧道扩大Lysholm评分为(96.51±3.89)分,1级扩大为(94.89±3.47)分,2级扩大为(92.21±0.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后1年两种股骨隧道钻取方式都可以引起骨隧道扩大,股骨隧道扩大直径与股骨隧道钻取方式明显相关,但隧道扩大与否对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 0+1
    • 关节镜下Broströ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2021, 27(1):28-33. DOI: 10.12235/E20200120

      摘要 (454) HTML (52) PDF 6.47 M (9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Brostr?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月该院23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Brostr?m-Gould术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19~48岁,平均24.7岁,术前行MRI扫描和应力X线检查,术后U形石膏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2周后更换功能靴并开始功能锻炼,术后第6周在护踝保护下负重行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3~28个月(平均19.5个月),AOFAS评分从术前(52.8±14.3)分(27~65分)增加到末次随访(91.2±6.4)分(78~100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前VAS评分(6.9±1.7)分,明显高于末次随访时(1.4±0.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所有病例均无伤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了腓浅神经损伤的症状,经口服甲钴胺胶囊10周和物理治疗,3个月后恢复。所有病例至末次随访时均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征象。结论 全关节镜下Brostr?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近期疗效满意。

      • 0+1
      • 1+1
    • 纳布啡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2021, 27(1):34-40. DOI: 10.12235/E20200272

      摘要 (331) HTML (24) PDF 578.65 K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纳布啡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该院择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形术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纳布啡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NK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照组(C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0 min行预防性镇痛,NK组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13 mg/kg和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C组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术后24 h内视觉模拟评分(VAS)、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术后24 h补救镇痛药物消耗量及补救镇痛率、术前1 d(T0)、术后1 d(T1)和术后2 d(T2)19点至21点的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以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NK组术后2、4、8、12和24 h VAS评分、术后24 h补救镇痛药物消耗量和补救镇痛率及术后2、4、8和12 h SAS评分均低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K组T1时点QoR-40评分中身体舒适度、疼痛和总评分及T2时点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疼痛和总评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患者使用纳布啡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达到术后预防性镇痛的作用,并能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 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选择性麻醉在硬质胸腔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研究

      2021, 27(1):41-46. DOI: 10.12235/E20200199

      摘要 (290) HTML (18) PDF 563.91 K (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选择性麻醉下行硬质胸腔镜检查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接受硬质胸腔镜检查的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法分组,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前评估和准备。对照组51例,局麻下行硬质胸腔镜检查,观察组62例,在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选择性静脉推注麻醉下进行硬质胸腔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收缩压(SBP)的变化、不良反应和再次硬质胸腔镜检查接受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SpO2术前、术中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SpO2最低值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中HR及对照组术中HR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术中SBP及对照组术中SBP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咳嗽,观察组36例(58.06%),对照组30例(58.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45例(88.24%)感到憋气、50例(98.04%)感到疼痛,观察组患者清醒后询问无憋气和疼痛感,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62例患者中能接受再次硬质胸腔镜检查的有58例(93.55%),对照组51例患者中能接受再次硬质胸腔镜检查的仅有5例(9.80%),两组接受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选择性麻醉诱导下行硬质胸腔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和容易接受等优点,同时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要在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且在具备完善的监护和抢救条件下,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选择性麻醉诱导行硬质胸腔镜检查可应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治。

    • 99mTc-EHIDA SPECT 30 min胆囊显像对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石症的指导价值

      2021, 27(1):47-51. DOI: 10.12235/E20200206

      摘要 (679) HTML (170) PDF 671.22 K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99mTc-EHIDA SPECT 30 min胆囊显像对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石症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胆石症行胆囊99mTc-EHIDA SPECT显像的患者791例。其中,男388例,女403例,年龄(53.5±29.5)岁。对比分析99mTc-EHIDA SPECT 30 min胆囊显影结果与保胆治疗的情况。结果 胆石症患者中,633例99mTc-EHIDA SPECT 30 min胆囊显影,提示胆囊管通畅,而158例患者99mTc-EHIDA SPECT 30 min胆囊未显影,提示胆囊功能异常。SPECT显示胆囊功能是否正常与保胆手术治疗胆石症之间的符合率为80.03%(633/791)。SPECT胆囊显影组与未显影组保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 95.66,P = 0.000),其优势比(O)为7.91(95%CI:4.99~12.55)。结论 99mTc-EHIDA SPECT 30 min胆囊显像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和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判断胆囊功能状态,对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石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0+1
    • 结直肠息肉伴高级别瘤变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因素的分析

      2021, 27(1):52-58. DOI: 10.12235/E20200222

      摘要 (476) HTML (259) PDF 4.97 M (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伴高级别瘤变内镜切除术后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7月-2017年3月该院结直肠息肉伴高级别瘤变行内镜切除术且有术后随访资料的患者67例,统计术后复发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特征和可能影响术后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息肉部位、大小、形态及数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结直肠息肉伴高级别瘤变内镜切除术后1、2和3年息肉复发率分别为7.5%、17.7%和23.5%。术后3年息肉累计复发率为41.8%,其中高级别瘤变累计复发率为7.5%。高龄、肥胖、直径 > 2.0 cm息肉和多发性息肉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息肉数目是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 = 3.191,95%CI:1.056~9.641)。结论 结直肠息肉伴高级别瘤变内镜切除术后息肉复发率较高,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术前息肉数目是预测息肉复发的重要因素。

      • 0+1
      • 1+1
      • 2+1
      • 3+1
    • 聚桂醇和血凝酶局部注射联合密集套扎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1, 27(1):59-63. DOI: 10.12235/E20200167

      摘要 (370) HTML (19) PDF 486.58 K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聚桂醇和血凝酶局部注射并联合密集套扎法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肝硬化伴EVB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 21)采用密集套扎治疗,治疗组(n = 24)在密集套扎治疗的基础上,再在每两个结扎点曲张静脉内注射混合液(聚桂醇10.0 mL+血凝酶2 u)1.0~2.0 mL,一般注射5~10个点。30 d后再行第2次胃镜检查,必要时再行上述治疗,直到所有曲张静脉完全消除。结果 治疗组术后6个月食管静脉曲张清除率优于对照组(83.33%和52.38%,P < 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脱痂期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0.00%和19.05%,P < 0.05)。两组首次内镜下治疗失败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胸骨后疼痛发生率和术后半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聚桂醇和血凝酶局部注射联合密集套扎治疗肝硬化伴EVB,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获益大,可作为推荐术式之一。

    • 三镜联合“一步法”与ERCP/EST联合L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对照分析

      2021, 27(1):64-69. DOI: 10.12235/E20200258

      摘要 (801) HTML (385) PDF 4.73 M (6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一步法”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7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对照组行ERCP/EST联合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结石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ERCP/EST联合LC相比,三镜联合“一步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术后恢复快,患者经济压力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胆瘘治疗中的作用

      2021, 27(1):70-75. DOI: 10.12235/E20200301

      摘要 (552) HTML (15) PDF 511.38 K (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胆瘘为肝胆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再次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更多患者和医生的选择。该研究旨在探讨ERCP治疗胆瘘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于该院确诊的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 = 46)和对照组(n = 35),观察组行ERCP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7%(44/46),对照组54.3%(1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观察组中2例(4.3%)行二次手术,对照组16例(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0±6.0)d,对照组(19.1±1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6);观察组住院费用为(40 368.8±12 114.5)元,对照组(59 531.2±17 448.8)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观察组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为(1.4±0.7)个月,对照组恢复时间为(1.8±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12例),对照组17.1%(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37)。结论 ERCP治疗胆瘘较保守治疗具有治疗有效率高、二次手术率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对较少的优势,但并发症发生率较保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胃镜下联合染色观察方法对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影响

      2021, 27(1):76-80. DOI: 10.12235/E20200109

      摘要 (729) HTML (73) PDF 2.97 M (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普通白光胃镜与联合染色(电子染色 + 靛胭脂染色)胃镜在早期胃癌和胃癌前病变检出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31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 = 157)在普通白光的基础上,用电子染色[内镜窄带成像(NBI)] 技术观察胃黏膜变化,对可疑病变行化学技术(靛胭脂染色)染色后,再观察胃黏膜形态色泽的变化,着色异常的黏膜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对照组(n = 157)采取普通白光胃镜观察胃黏膜,对黏膜异常者(红、白、凸、凹)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观察组诊断早期胃癌3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3例,阳性检出率为10.19%;对照组诊断早期胃癌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阳性检出率为5.10%,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 8.29,P = 0.041)。结论 内镜下联合染色技术(电子染色 + 靛胭脂染色)可明显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0+1
      • 1+1
    • 镇静镇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1, 27(1):81-85. DOI: 10.12235/E20200205

      摘要 (847) HTML (60) PDF 580.29 K (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镇静镇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镇静镇痛胃镜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受检者的可接受程度。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8月在该院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检者意愿选择胃镜检查方式,分为镇静镇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查前后相关体征变化,分析镇静镇痛胃镜的应用效果。结果 镇静镇痛胃镜组检查前后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后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受检者检查前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镇痛胃镜组检查后收缩压和心率低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镇痛胃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呛咳、流涎、躁动、恶心呕吐和咽喉痛)较普通胃镜组低,耐受程度及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对检查过程的遗忘比例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镇痛胃镜组阳性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和0.47%,??2=4.42,P =0.036)。结论 受检者更易耐受镇静镇痛胃镜检查方式,该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阳性病变检出率高,有利于对患者相关病变的检查,受检者对检查的满意度和可接受程度较高。

    • >病例报告
    • 改良“三明治夹心法”治疗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2021, 27(1):86-88. DOI: 10.12235/E20180602

      摘要 (646) HTML (23) PDF 1.69 M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三明治夹心法”治疗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良“三明治夹心法”治疗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该例为十二指肠降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改良“三明治夹心法”进行内镜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1年,患者未再出血,长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该例采用改良“三明治夹心法”治疗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效果满意,为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0+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