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6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

      2020, 26(7):1-6.

      摘要 (226) HTML (0) PDF 493.57 K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大于1年的患者作为EST组,按1∶2配比,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检查但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EST大切开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T大切开组(P?=?0.027)、男性(P?=?0.017)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EST大切开组与对照组比较,腺瘤的发生部位(P?=?0.233)和腺瘤病理分型(P?=?0.9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术、男性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应注意此类患者结直肠腺瘤的筛查。同时,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EST适应证并选择适当的术式,尽量保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

    •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 26(7):7-12.

      摘要 (493) HTML (0) PDF 491.17 K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研究组采用ERAT,对照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 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二级预防胃镜复查必要性及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2020, 26(7):13-19.

      摘要 (117) HTML (0) PDF 488.30 K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EGV)二级预防胃镜复查的必要性及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该院首诊并内镜证实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患者77例为观察组,肝硬化并EGV序贯治疗的患者6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血液生化检查指标、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是否输血、内镜治疗情况、术后5?d(再)出血率、在院死亡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并发症/合并症,了解二级预防胃镜复查及序贯治疗的必要性,并分析胃镜复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eu)、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UREA)、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hild-Pugh分级(B级+C级)比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初探

      2020, 26(7):20-24.

      摘要 (227) HTML (0) PDF 549.66 K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6例行ARMS治疗的R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行反流症状指数(RSI)、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及吞咽困难评分,评价治疗的疗效。结果 全组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ARMS术,无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最长至26个月。术后1个月RSI评分及GERD-HRQL评分为(9.7±3.9)和(11.3±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无1例患者存在吞咽困难[评分为(0.0±0.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2020, 26(7):25-30.

      摘要 (71) HTML (0) PDF 539.73 K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于腹腔镜下接受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或缩短(P?

    •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 26(7):31-37.

      摘要 (101) HTML (0) PDF 523.26 K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TAPB组(DR组)、单纯罗哌卡因TAPB组(R组)和生理盐水TAPB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TAPB,DR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混合0.375%罗哌卡因共40?mL,R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mL,C组注入生理盐水40?mL,每侧各20?mL。于术前(T0)、术后2 h(T1)、24 h(T4)和48 h(T5)时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观察术后2?h(T1)、6?h(T2)、12?h(T3)、24?h(T4)和48?h(T5)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与T0时比较,3组于T1、T4和T5时CD3+、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2020, 26(7):38-46.

      摘要 (412) HTML (0) PDF 560.85 K (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7月接受气管镜检查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对照组(丙泊酚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镇静评分、BIS值、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患者及医师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T5时点平均动脉压(MAP)、T4~T8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较对照组高,而术中心率(HR)、BIS值较对照组低;两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比较,在T2~T7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出室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中脘穴点按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

      2020, 26(7):47-51.

      摘要 (108) HTML (0) PDF 460.69 K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脘穴点按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8年6月-2018年12月腹腔镜术后24?h仍未排气排便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日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中脘穴点按,并于首次按摩后1?h加强按摩一疗程;对照组采用运动、热敷等常规治疗,并对常规治疗24?h仍未排气者按照试验组方案给予中脘穴点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开始时间、排便开始时间和腹痛评分。结果 试验组中39例(84.78%)患者于首次治疗90?min内排气,开始治疗后24?h内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仍有42例患者未排气,转入试验组接受中脘穴点按治疗,其中33例(78.57%)在首次中脘穴按摩后90?min内排气,开始穴位按摩治疗24?h内总有效率95.23%。试验组患者开始治疗后24 h的腹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8.76,P?=?0.000),开始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t?=?14.28,P?=?0.000;t?=?12.75,P?=?0.000)。结论 中脘穴点按能有效缓解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腹胀及排气障碍,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 应用旁置输尿管导管负压吸引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2020, 26(7):52-57.

      摘要 (110) HTML (0) PDF 453.07 K (5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旁置输尿管导管负压吸引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科行输尿管硬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应用旁置输尿管导管负压吸引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和对照组41例(旁置输尿管导管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碎石时间、结石上移率、术后结石清除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术后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等)发生率的差异。对于结石上移至肾盂的病例均一期给予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结石侧别、体质指数(BMI)]、结石最大长径、结石CT值、结石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结石上移病例9例,对照组术中结石上移病例16例。两组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上移率、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局部麻醉下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评价

      2020, 26(7):58-62.

      摘要 (89) HTML (0) PDF 437.26 K (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局部麻醉下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无管化MPCNL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145例同期常规MPCNL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完成手术133例,其中未留置双J管28例。局部麻醉无管化MPCNL组术中患者耐受良好,疼痛模拟评分(VAS)(3.8±3.0)分。两组患者结石直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无管化MPCNL组的血压变化、术后VAS、镇痛药需求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MPCNL组(P?

    • 硅酮支架在良性气道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2020, 26(7):63-67.

      摘要 (161) HTML (0) PDF 504.55 K (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气道硅酮支架对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因良性中心气道狭窄行气道硅酮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资料共14例次,分析统计围手术期并发症、近期疗效、支架相关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等。结果 14例次硅酮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完成,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11例次气管狭窄患者血氧饱和度从术前高流量吸氧下平均(86.4±4.8)%改善到术后未吸氧下平均(95.0±2.4)%,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P?=?0.000),3例次主支气管狭窄患者的狭窄远端反复感染状况在支架置入后得到控制。14例次患者中,成功取出硅酮支架达到预期疗效11例次,有效率为78.6%(11/14),气道狭窄最窄处平均直径从术前的(5.6±1.1)mm增加到支架取出时的(12.1±2.2)m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P?=?0.000),支架置入时间199~729 d(中位置入时间352 d,四分位数间距201.5 d)。对6例次狭窄改善的患者进行了随访,1例次复发狭窄,复发狭窄率16.7%(1/6)。支架相关并发症中,肉芽增生发生率71.4%(10/14),声音嘶哑发生率7.1%(1/14),咳痰困难发生率64.3%(9/14),支架移位发生率21.4%(3/14)。结论 气道硅酮支架治疗良性中心气道狭窄,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安全性较高。

    • 鼻后神经下鼻甲支切断术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合并哮喘的疗效分析*

      2020, 26(7):68-71.

      摘要 (78) HTML (0) PDF 444.98 K (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鼻后神经下鼻甲支切断术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合并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确诊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合并哮喘的患者4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n?=?25)予以鼻窦开放和鼻息肉切除术,实验组(n?=?21)在常规手术基础上行鼻后神经下鼻甲支切断术。两组术后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2个月。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Lund-Mackay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实验组术后6个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41)。结论 鼻后神经下鼻甲支切断术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合并哮喘,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技术创新·论著
    • 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020, 26(7):72-75.

      摘要 (91) HTML (0) PDF 471.46 K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例,术前检查完善,无绝对手术禁忌,拟行LPD。术前利用患者腹部CT对患者体表及靶病变进行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术中应用混合现实(MR)技术导航手术入路、明辨重要解剖结构、辅助进行LPD,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者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周顺利出院。结论?MR技术对手术部位解剖结构重建及定位精确,有望为普外科手术带来更多的发展和进步,应用前景良好。

    • >临床研究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下咽癌及癌前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2020, 26(7):76-82.

      摘要 (80) HTML (0) PDF 587.47 K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下咽癌及癌前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SD治疗的10例早期下咽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价ESD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10例患者共计12处下咽病变行ESD治疗,病变长径0.8?~3.0?cm,平均(1.7±0.8)cm,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整块切除率100%,ESD治疗时间20~160?min,平均(65.6±46.0)min。术后并发迟发性出血1例,呼吸困难1例,经内镜及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无穿孔、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ESD术后病理提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 3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5处,中分化鳞状细胞癌(SCC)4处。除1例SCC基底切缘阳性追加放疗外,其余病变周切缘及基底切缘均阴性。中位随访时间21.5个月(5~39个月),1例患者并发食管入口狭窄,扩张后成功解除梗阻;无局部残留及复发转移。结论 ESD治疗早期下咽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分析

      2020, 26(7):83-88.

      摘要 (108) HTML (0) PDF 581.05 K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0例。其中,男216例,女144例;年龄24~68岁,平均(43.57±7.63)岁。均在全麻及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PEID。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2.30±16.80)min。术后随访24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2.62±0.81)分较术前(7.43±1.95)分明显降低(t?=?4.69,P?=?0.017),改良MacNab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4.17%。出现并发症19例,发生率为5.28%,其中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1例,髓核部分残留3例,脑脊液渗漏1例,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异常,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随访24个月后,有6例患者复发,其中4例接受椎间盘镜(MED)治疗,2例接受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结论 PEID的并发症并不少见,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能,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