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3):1-6.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镜术后采用收肌管阻滞早期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未来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择期接受初次单侧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收肌管阻滞组(ACB组)与浸润麻醉组(IA组),每组30例,患者术中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方法一致。手术前30?min给予ACB组收肌管阻滞早期镇痛,给予IA组浸润麻醉早期镇痛,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1、2、4、8和1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用来评价其镇痛效果;分别于术后各时点,采用徒手肌力法评价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并对比两组镇痛有效率和肌力减弱发生率。结果 术后1、2和4?h,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和12?h,ACB组VAS评分较IA组降低,且曲马多使用量少于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ACB组股四头肌肌力评分较IA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B组镇痛有效率高于IA组,肌力减弱发生率低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两组均未见穿刺部位出血、局麻药物中毒、血肿和苏醒延迟发生,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超早期给予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收肌管阻滞,患者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较传统浸润麻醉好,可以减少曲马多的使用,且对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无明显负面影响,肌力减弱情况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2020, 26(3):7-12.
摘要: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红花化瘀汤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KO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红花化瘀汤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逐渐缓解,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两组治疗后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关节活动度、最大屈曲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红花化瘀汤熏蒸对于KO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膝关节功能的调节及术后疼痛、肿胀的缓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KOA临床治疗的近远期疗效。
2020, 26(3):13-1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多韧带一期重建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早期和延迟重建手术对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膝关节镜下多韧带一期重建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膝关节初次外伤至手术间隔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21?d)和延迟重建组(≥21?d),收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膝关节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00)。进一步对比分析早期和延迟重建组患者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早期手术组患者VAS评分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较高,但仅IKDC评分明显优于延迟重建组(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多韧带手术患者,应用膝关节镜一期多韧带重建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和功能,相比延迟重建手术患者,早期手术干预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林园园,何洁,李小华,杨芳,曾建国,赖圳宾,张杰,陈婷婷,陈牡丹,李宝美,罗忠金
2020, 26(3):17-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内镜活检病理与内镜切除术后病理的差异,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内镜活检的局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样病变52例,内镜活检病理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所有患者根据内镜下分型及大小选择不同的内镜下切除方式: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特点、活检病理及内镜切除术后的病理差异,分析病理结果发生显著差异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患者中,24例的活检病理与内镜切除病理存在差异,总体差异率为46.2%。其中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LGIN以及HGIN活检与内镜切除病理的差异率分别为20.0%、42.9%、44.4%及54.5%。直径大于2.0?cm和病变表面充血是影响病理学差异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 内镜活检对于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性质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警惕其对结直肠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延迟诊治以及漏诊。
2020, 26(3):24-3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中气道峰压变化对气体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为气体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9年4月该院行POEM治疗的38例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气体相关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组,A组无气体相关并发症,B组轻度气体相关并发症(纵隔气肿或/和皮下气肿),C组中度气体相关并发症(纵隔、皮下气肿合并气腹),D组重度气体相关并发症(合并气胸)。并记录每例患者麻醉插管成功后1?min(T1)、隧道建立10?min(T2)、隧道建立完成(T3)、肌层切开10 min(T4)、肌层切开完成(T5)相应时间点的气道峰压值(Ppeak)。同时以Ppeak在1 min内升高≥30%设定为显著升高。首先对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Ppeak进行比较,同时计算Ppeak发生显著升高对预测气体相关并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发现有无气体相关并发症的两组患者,在既往治疗史、是否为S形食管、隧道入口建立方式、手术时间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为气体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组患者的Ppeak在T1~T3、T4~T5时间段内均呈上升趋势,T3~T4时间段内均呈下降趋势,并且C组与D组在T2~T3时间段内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组与B组,C、D两组在T3、T4和T5时明显高于A、B两组(P?<0.05),T5时B组高于A组,D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Ppeak显著升高预测气体相关并发症的灵敏度78.57%(22/28)、特异度80.00%(8/10)、阳性预测值91.67%(22/24)和阴性预测值57.14%(8/14)。结论?术中Ppeak监测在预测气体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通过早期预防及干预可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2020, 26(3):31-3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R-NENs内镜下的诊断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9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的76例R-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组织标本活检或手术切除瘤体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R-NENs。结果 肿瘤位于低位直肠段32例(42.11%),中段25例(32.89%),下段19例(25.00%)。36例行超声内镜(EUS)检查,其中27例EUS下诊断为R-NENs,2例诊断为间质瘤,6例诊断为脂肪瘤,1例诊断为平滑肌瘤,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达75.00%(27/36)。29例病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22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0例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物剥离术(STER),2例行电凝电切术,3例因不同原因未通过上述内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所有患者中69例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证实G1级最多见,共62例,占所有病例的81.58%(62/76)。结论 R-NENs以男性多见,好发于中低位直肠段,其中G1级最为常见;EUS技术的成熟运用能够对病变性质及组织学起源进行较准确的判断,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最终还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早期G1、G2级R-NENs经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够提供较完整的病理学资料。
2020, 26(3):38-4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对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右半结肠癌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CME治疗,开腹组行开腹CME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均明显高于术前,腹腔镜组术后COR、ACTH、E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CME与开腹术式的治疗效果一致,且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对于右半结肠癌患者应优先选择腹腔镜CME术式进行治疗。
2020, 26(3):43-51.
摘要:摘要:目的??该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的一项Meta分析,系统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两种不同姑息性引流方式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机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4月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ERCP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RCT。连续性变量及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均数差(MD)及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使用RevMan 5.3计算它们的合并值及95%可信区间(95%CI)。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前后总胆红素(TBil)差值、谷丙转氨酶(ALT)差值、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该次研究共纳入5项RCT,共282例。其中,ERCP 145例,PTCD 137例。两组手术前后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18.90~19.11,P?=?0.990),手术前后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7.27,95%CI:-5.25~19.80,P?=?0.260);PTCD组手术成功率高于ERCP组(OR?=?0.33,95%CI:0.12~0.90,P?=?0.030),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ERCP组(OR?=?0.33,95%CI:0.15~0.75,P?=?0.008)。结论 ERCP、PTCD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均能有效解除恶性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从恢复肝功能、改善黄疸这两方面的临床疗效来看,ERCP组与PTCD组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和PTCD这两种姑息性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TCD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较ERCP组,但术后却更易发生并发症。
2020, 26(3):52-5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防治胃镜检查继发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干预和在此基础上辅以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分级和次数、胃镜检查时间、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查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及检查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分级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次数和胃镜检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检查前和检查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用于胃镜检查患者可有效减轻恶心呕吐严重程度,缩短胃镜检查时间,缓解焦虑情绪,并有助于提高检查满意度。
2020, 26(3):57-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行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行结肠息肉EMR治疗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两组(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2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22例(6.71%)。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肝硬化、抗凝药服用史、体质指数(BMI)、息肉大小、息肉形态和息肉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抗凝药服用史、息肉大小、息肉形态与迟发性出血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0.05)。结论?结肠息肉患者合并高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息肉大小和息肉形态是发生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0, 26(3):62-6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铸型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PCNL)术后残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7月-2018年8月68例行多期碎石手术的铸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选择分为两组,PCNL组是二期手术方式为PCNL的36例患者,RIRS组是二期手术方式为RIRS的32例患者。观察6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清石率,清石率RIRS组87.50%和PCNL组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术后24 h疼痛评分(VAS)等方面,RIRS组均明显优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RIRS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RIRS组有4例患者需进一步治疗,三期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率12.50%,PCNL组有3例患者需进一步治疗,三期手术/ESWL治疗率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复查腹部CT,两组患者均未见结石残留。结论 处理铸型肾结石PCNL术后残石,与二期单通道/多通道PCNL相比,RIRS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和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适合治疗铸型肾结石PCNL术后中上盏残石。
2020, 26(3):69-72.
摘要:摘要:目的??设计并加工用于胸腔镜食道肿瘤术中标记定位的磁体,通过实验犬对磁示踪技术(MT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方法 用于食道肿瘤标记定位的磁示踪磁体包括示踪磁体(TM)及寻踪磁体(PM)两部分,采用钕铁硼(NdFeB)材料加工而成。选择6只雄性健康Beagle犬,全身麻醉后通过内镜下软组织夹将TM钳夹并固定于食管假定的肿瘤旁边,24?h后行胸腔镜,经操作孔置入PM于食道的可疑病变附近,PM与TM因磁力相互吸引,从而实现食管胸腔镜下手术时对肿瘤的定位。结果 成功加工出可用于胸腔镜食道肿瘤术中标记定位的磁TM。6只Beagle犬在内镜下均成功留置TM于食管假定的肿瘤边缘,操作中无磁体滑脱、出血等副损伤。24?h后,胸腔镜手术下顺利置入PM,且PM与TM成功完成自动相吸,实现了胸腔镜下对食道肿瘤的定位和识别,整个过程操作顺利,未出现任何副损伤。结论 基于MTT的胃镜联合胸腔镜食道肿瘤标记定位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0, 26(3):73-76.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术前经肠镜浆膜下自体血标记定位法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需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1?d行肠镜检查,在肿瘤下缘0.5?cm处行浆膜下四点法自体血标记肿瘤定位,术中观察寻找标记位置,术后剖视标本确认定位是否准确,对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以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评估,术后病理评估切除标本的切缘情况。结果 成功在58例患者中确定了自体血标记部位,顺利完成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成功率96.7%,所有患者均无出血、穿孔和发热等并发症;2例未找到标记点,行术中肠镜定位后成功手术。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剖视标本,60例患者均显示定位准确,其中2例患者肿瘤位于脾曲,标记在背侧显示,腹侧无标记,导致术中无法辨认,标本病理回报显示切缘均阴性。结论 经肠镜浆膜下自体血标记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前定位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成为新的替代方法。
2020, 26(3):77-8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局麻支气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大气道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46例钬激光治疗的大气道狭窄患者共85例次,均经CT或气管镜检查证实,后予以钬激光治疗或联合冷冻或球囊扩张等处理,术中予以低流量吸氧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定期复查并随访。结果?完全缓解5例次(5.9%),显著缓解69例次(81.2%),部分缓解11例次(12.9%),治疗失败0例次(0.0%),总体有效率100.0%;无死亡、大出血、气道内着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钬激光联合冷冻、球囊扩张治疗大气道狭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可靠。
2020, 26(3):82-85.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折叠带蒂膀胱瓣代输尿管术处理输尿管全长撕脱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折叠带蒂膀胱瓣代输尿管术在输尿管长段撕脱伤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结果 2例输尿管长段撕脱伤患者,采用折叠带蒂膀胱瓣代输尿管术,取得预期效果。术后分别随访15和26个月,恢复均满意,静脉尿路造影(IVU)示1例轻度肾积水,1例无明显肾积水发生,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检查示患肾功能正常。结论 折叠带蒂膀胱瓣法在长段输尿管撕脱伤的修复中有取材方便、术前无需特殊准备、操作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效果良好等优点,特别对于基层医院该方法更容易开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王小艾,秦光明,李娜,景顺萍,刘静,丁小龙,张新华,庞祖明,魏义胜
2020, 26(3):86-88.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由枣核引起的食管穿孔患者进行非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由枣核引起的6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非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例穿孔部位位于食管颈段,1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腹段。3例食管颈部穿孔留置胃管并应用内科保守治疗,1例胸段穿孔应用钛夹闭合,2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结果 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有明显不良后果。结论 由枣核引起的食管早期穿孔,非外科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临床治疗策略。
中国内镜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