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丽华,娄兴旖,刘有为,薛润国,张诗彤,花海洋,刘思洋,李建辉,苏彬
2020, 26(10):1-4. DOI: 10.12235/E20190720
摘要:目的 研发内镜自动染色水汽装置,对内镜水汽瓶进行改造,使内镜水汽与染色剂整合在一个装置内,通过转换钮控制内镜水汽和染色剂都分别通过内镜水汽管道进入消化道。并与常规染色方法进行对比,以此来验证内镜自动染色水汽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为自动染色组与常规染色组两组,每组100例,选取靛胭脂及复方碘溶液作为化学染色剂,对比两组染色剂的使用量和操作时间。结果 自动染色组碘液使用剂量和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染色组[碘液使用剂量分别为(9.53±1.01)和(10.73±1.82)mL,操作时间分别为(16.10±2.46)和(25.45±2.43)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自动染色组靛胭脂使用剂量和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染色组[靛胭脂使用剂量分别为(8.75±1.20)和(9.95±1.43)mL,操作时间分别为(8.60±1.35)和(10.45±2.01)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自动染色水汽装置可以用于内镜下化学染色,使内镜下染色既高效又便捷。
李涛,胡胜利,谢维,朱凌,吉璐宏,严浩,陈旺,陈祝江,高雪伟,杨波,邓昶
2020, 26(10):5-11. DOI: 10.12235/E20200018
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经皮椎间孔镜(PELD)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高信号区(HIZ)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完成PELD联合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资料,最终纳入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52.5岁。分别于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腰腿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75 min;出血5~10 mL,平均6 mL。术中无硬膜囊撕裂、脑脊液漏、椎间盘炎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1例患者同节段复发,予以椎间孔镜翻修。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37例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83±1.26)和(8.25±0.23)分、出院时为(2.80±1.34)和(3.07±1.25)分、术后1个月为(2.14±1.15)和(2.38±1.27)分、末次随访为(2.05±0.79)和(1.64±0.52)分;术前ODI评分为(75.31±15.34)分、出院时为(28.14±8.53)分、术后1个月为(16.16±7.58)分、末次随访为(11.42±4.1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其中优30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59%。结论 PELD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HIZ的LDH疗效确切,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20, 26(10):12-18. DOI: 10.12235/E20190612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该院骨外科收治的69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关节镜组(n = 35)和常规组(n = 34)。常规组予以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关节镜组则予以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复位内固定微创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等一般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并统计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关节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减分项目则低于治疗前(P < 0.05),且关节镜组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减分项目低于常规组(P < 0.05)。关节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常规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关节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低于常规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治疗,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相关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2020, 26(10):19-24. DOI: 10.12235/E20190403
摘要:目的 对比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确诊为肩袖损伤并行全肩关节镜或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435例(435例肩),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和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中23例出现修复后肩袖再次撕裂,5例出现术侧肩关节功能障碍,1例失去联系。共计406例(406例肩)获得随访,其中258例行全肩关节镜手术,148例行小切口手术。全肩关节镜患者术前ASES评分为(43.50±3.38)分,末次随访为(90.57±2.4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UCLA评分为(15.03±1.42)分,末次随访为(31.48±2.1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前ASES评分为(43.72±3.30)分,末次随访为(90.28±2.2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UCLA评分为(15.07±1.23)分,末次随访为(31.80±2.3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前和末次随访ASES、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肩关节镜和小切口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均能很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全肩关节镜有视野好、术中出血少和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小切口手术方式有价格低、操作简单和易于推广等优势。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取决于医师技术、器械和患者自身意愿。
2020, 26(10):25-32. DOI: 10.12235/E20190672
摘要:目的 探讨导杆漂移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该科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48例,分别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n = 23)和导杆漂移技术置管(导杆组,n = 25),根据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0±2.3)个月。导杆组中,1例因椎间盘钙化切除不彻底,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另有1例术中发生患侧L5行走神经根不完全性损伤,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弱。所有患者无硬膜囊、腹腔脏器、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常规组中,1例术后3 d因打喷嚏引起复发,分别于术后第5和6天相同入路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翻修后症状完全消失。导杆组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 < 0.05)。两组术前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其中优36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58%。结论 导杆漂移技术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具有安全、高效和操控性强的优点,能明显减少透视次数和辐射量,缩短穿刺和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 26(10):33-37. DOI: 10.12235/E20200140
摘要: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下活检术在扁桃体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9年2月该科就诊的220例扁桃体病变患者。其中,手术治疗扁桃体肥大患者120例(Ⅱ度肥大患者80例,Ⅲ度肥大患者40例,均为单侧病变):60例行NBI下活检术,60例行常规活检术;扁桃体癌早期患者100例(均为单侧病变):50例行NBI下活检术,另50例行常规活检术。220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NBI下活检和常规活检的灵敏度分别为98.00%和84.00%、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100.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9.09%和92.73%、约登指数分别为98.00%和84.00%。NBI下活检和常规活检阳性预测值为100.00%和100.00%;NBI下活检和常规活检阴性预测值为98.36%和88.24%,两种检测方法的早期扁桃体癌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 5.98,P = 0.016)。结论 NBI下活检术对扁桃体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可用于扁桃体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2020, 26(10):38-42. DOI: 10.12235/E20200046
摘要:目的 探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病理确诊的8例继发于肺癌的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气管镜下表现、感染部位、血清和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治疗过程和预后。结果 ①8例ITBA患者均接受过全身化疗,7例接受过放疗(包括后装放疗及I125粒子植入),2例行气道内支架置入;②ITBA主要症状:咳嗽咳痰8例(100.0%)、胸闷5例(62.5%)、痰中带血2例(25.0%),发热1例(12.5%);胸部CT表现:无明显变化4例(50.0%)、病变部位气管壁增厚或管腔狭窄2例(25.0%)、阻塞性肺不张2例(25.0%);气管镜下表现:伪膜型3例(37.5%)、阻塞型2例(25.0%)、溃疡型3例(37.5%);GM试验:血清GM试验阳性率为28.6%(2/7),平均值(0.37±0.21);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为100.0%(7/7),平均值(4.27±2.14),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和平均值均高于血清( 2 = 7.78,P = 0.005;t = 4.79,P = 0.003);③经伏立康唑等抗曲霉菌治疗后,1例痊愈,7例死亡,总生存时间为(4.07±3.31)个月。结论 ①肺癌、化疗、放疗、气道支架置入均可能成为ITBA的高危因素;②ITBA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预后差,纤维支气管镜在ITBA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③灌洗液GM试验在诊断ITBA方面较血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0, 26(10):43-47. DOI: 10.12235/E20200201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0年3月该院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应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25例治疗缓解(51.0%)。其中,28例结肠癌中14例缓解(50.0%),21例直肠癌中11例缓解(52.4%);38例未行造瘘术患者中18例缓解(47.4%),11例行造瘘术患者中7例缓解(63.6%);28例未发生腹腔转移患者中18例缓解(64.3%),21例已发生腹腔转移患者中7例缓解(33.3%)。结论 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未发生腹腔转移的患者,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2020, 26(10):48-53. DOI: 10.12235/E20200055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的高危因素,提高早期胃癌的内镜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行胃镜精查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245例患者247处病变。记录患者内镜诊断、病变大小、形态、颜色、是否附着黏液、病变部位、靛胭脂染色情况、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NBI-ME)下表现等,先用 2检验分析早期胃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分层分析,同时探讨NBI-ME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萎缩性胃炎、病变位于胃窦部、病变形态为凹陷型、病变 > 1 cm、白光下存在边界、颜色发红、靛胭脂染色后不着色及存在边界、NBI-ME下观察可见边界、表面微结构不规则、微血管不规则均与早期胃癌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靛胭脂染色后不着色(O = 4.474,95%CI:1.576~12.701,P = 0.005)、NBI-ME观察存在边界(O = 7.608,95%CI:1.427~40.570,P = 0.017)、NBI-ME观察微血管不规则(O = 8.051,95%CI:1.509~42.949,P = 0.015)为早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NBI-ME观察微血管不规则联合靛胭脂染色不着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为78.3%。NBI-ME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78.9%。结论 内镜下发现病变靛胭脂染色后不着色、NBI-ME观察到微血管不规则或NBI-ME观察到存在边界,提示为早期胃癌可能性较大。其中NBI-ME观察到微血管不规则联合靛胭脂染色不着色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度较高。
2020, 26(10):54-61. DOI: 10.12235/E20200052
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圈套器改良牵引辅助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两种圈套器牵引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ESD治疗的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患者72例,A组为传统ESD方法治疗组,B组为粗圈套器圈套牵引组,C组为细圈套器圈套牵引组。比较3组病变直径、手术平均时间、止血夹脱离次数、黏膜下补充注射量、一次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术,3组病灶直径、术中明显出血和迟发性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手术平均时间和黏膜下补充注射量明显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100.00%)一次完整切除率高于B组和A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组织夹脱离次数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改良圈套器牵引辅助技术能明显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术中黏膜下补充注射量,且具有牵引方向可调节的优点。使用体外细圈套器辅助牵引法,组织夹不易脱离,一次完整切除率高,特别是在上消化道困难ESD术中应用更具优势。
2020, 26(10):62-67. DOI: 10.12235/E20200016
摘要:目的 总结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肠镜特点,以提高对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AIDS患者的认识。方法 收集和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10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诊感染者和116例HIV阴性行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IV感染者(试验组)和HIV阴性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和肠镜特点进行比较。同时根据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将HIV感染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分析,其中A组CD4+细胞 > 200×106/L(n = 34)、B组 < 200×106/L(n = 75)。结果 试验组肠镜下结直肠溃疡检出率和总体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肠镜下肠黏膜充血、糜烂和总体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IDS患者比普通患者更容易出现结直肠溃疡,随着CD4+细胞计数下降,肠道炎症病变发生率和肠道病变总体发生率升高。
2020, 26(10):68-73. DOI: 10.12235/E20200088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治疗仅侵犯胆囊黏膜或黏膜固有层胆囊癌的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仅侵犯胆囊黏膜或黏膜固有层的胆囊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开腹根治术)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离床活动时间)、血清指标(上皮钙黏素、β-连接素和细胞周期蛋白D)、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19-9)、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5年随访结果(死亡率、无病生存率和带病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前血清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血清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腹腔镜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开腹组(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死亡率(0.0%和0.0%)、5年无病生存率(90.0%和95.0%)和5年带病生存率(10.0%和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仅侵犯胆囊黏膜或黏膜固有层的胆囊癌治疗中,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大优势,但远期预后与开腹根治术相当,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来推广应用。
2020, 26(10):74-79. DOI: 10.12235/E20190695
摘要:目的 探讨自固定补片与生物补片对成人腹股沟疝(IH)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IH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物补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固定补片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与术后第1天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6(IL-6)]、术前与术后第1、7和15天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6个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第1、7和15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无复发。结论 与生物补片相比,腹腔镜术中使用自固定补片治疗成人IH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有效缓解疼痛,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代晓飞,崔亮,李锦楠,杨斌,张讯,靖万林,于航,熊颖,高江平
2020, 26(10):80-85. DOI: 10.12235/E20200153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2019年3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共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3~75岁,平均58.3岁。腰痛6例,余为体检发现。合并同侧肾结石5例,合并同侧肾盂肾盏积水16例,合并患侧肾功能受损者1例。术前超声、泌尿系CT增强提示肾盂旁囊肿,直径4.0~8.5 cm,平均5.9 cm。23例全麻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切开内引流术。术中电子输尿管软镜观察集合系统与囊肿的解剖关系,在超声引导下用200 μm钬激光光纤向凸起的囊壁“十字”切开1.5~2.0 cm,囊腔内留置双J管内引流。记录手术成功例数以及术后症状缓解、囊肿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7~50 min,平均28.0 min。腰痛者症状缓解,合并结石者术后复查无残留,肾功能减退者手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有所改善。1例术中出现肾被膜下积液,保留双J管引流24 h后消失。随访12~64个月,平均28.0个月。15例囊肿消失,8例直径较术前缩小 > 1/2。23例均未出现囊肿感染、血肿、复发和癌变等。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是安全、有效的,且微创、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2020, 26(10):86-88. DOI: 10.12235/E20180767
摘要:
中国内镜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