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6卷第0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 著
    • 内镜用套扎器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对比研究

      2020, 26(08):1-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1

      摘要 (97) HTML (31) PDF 3.40 M (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用套扎器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切除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采用经内镜法切除的食管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套扎组35例[经内镜套扎器套扎法(直径 < 10 mm)],STER组31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穿孔、出血、气胸和进食障碍)、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 套扎组手术时间较STER组短[(8.9±1.1)和(62.3±2.8)min],手术费用较STER组少[(5 126.8±26.5)和(15 721.3±39.6)元],术中出血量较STER组少[(5.6±1.7)和(42.3±3.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治疗直径 < 10 mm的食管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肿瘤,经内镜套扎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方面均优于STER组,两种手术方法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0+1
      • 1+1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27例临床病例分析

      2020, 26(08):6-1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2

      摘要 (109) HTML (17) PDF 5.20 M (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E)的临床病例特点,提高对EGE的认识水平和诊治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9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27例EG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消化道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和预后情况等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27例EGE患者发病年龄(40.78±21.53)岁,其中≥18岁的21例(77.8%),男性多于女性(2∶1),有过敏史或变态反应性疾病4例(14.8%)。临床表现为腹痛24例(88.9%),腹泻14例(51.9%);病程2 d~8年,中位病程6个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17例(63.0%),EOS百分比增高17例(63.0%);13例行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E)检验,其中8例(61.5%)升高。14例行腹部超声检查,6例(42.9%)提示腹腔大量积液,腹水均为渗出液,其中4例(66.7%)腹水病理提示EOS增多。25例行CT检查,提示消化道管壁增厚11例(44.0%),腹腔积液11例(44.0%),腹腔淋巴结增大9例(36.0%)。2例行CT小肠造影(CTE)检查,提示病变均位于空肠。25例行内镜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内镜下外观无明显特异性,病变位于胃部11例(44.0%),结直肠7例(28.0%),黏膜充血或红斑共9例(36.0%),糜烂共8例(32.0%)。6例行骨髓穿刺及病理检查,骨髓病理提示4例(66.7%)有EOS浸润。4例有过敏史的患者均行食物剔除治疗。经激素或保守治疗后,病情稳定或好转15例(55.6%),复发6例(22.2%)。非参数检验结果提示:性别、年龄、过敏和临床分型与治疗前后EOS数值变化无关(P > 0.05);激素治疗与治疗前后EOS数值变化有关(P < 0.05)。结论 EGE患者常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就诊,常伴有EOS增高,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但内镜、影像学、腹水、骨髓穿刺及相关病理活检对EGE确诊具有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较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EOS下降更快。

      • 0+1
      • 1+1
      • 2+1
    • 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水平切缘阳性高危因素分析及随访研究

      2020, 26(08):13-1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3

      摘要 (130) HTML (12) PDF 777.68 K (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标本水平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及其残留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的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收集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分析食管ESD标本水平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并通过术后随访,比较水平切缘阳性与阴性患者的ESD术后病灶残留复发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186例病灶194处,水平切缘阳性组37处,水平切缘阴性组157处。水平切缘阳性组中,水平切缘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累及病灶25处、水平切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累及病灶10处、水平切缘为癌累及病灶2处,水平切缘阴性组157处病灶。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食管ESD术后病理标本水平切缘阳性与ESD术中标记前是否碘染、术后标本面积具有相关性(P < 0.05)。186例患者随访过程中,最终156例患者164处病灶纳入水平切缘阳性组与阴性组的残留复发率随访分析。其中,水平切缘阳性组内镜随访30处,残留复发4处(残留复发率13.3%),水平切缘阴性组内镜随访134处,7处残留复发(残留复发率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食管ESD术中病灶标记前无碘染及大面积病灶的病理标本,水平切缘阳性发生率增加。对于食管ESD术后单纯水平切缘阳性、切缘阳性性质为癌前病变者,可先内镜下密切随访,暂不追加二次治疗。

    •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 26(08):20-2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4

      摘要 (129) HTML (17) PDF 647.80 K (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提出最佳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8月该院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引起术后复发的差异,包括:性别、年龄、肠息肉数目、肠息肉直径、肠息肉生长位置及组织病理类型等,并对筛选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年龄 ≥ 60岁、肠息肉 ≥ 3个、肠息肉直径 ≥ 2 cm和腺瘤性肠息肉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操作时应充分考虑引起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针对危险因素的分级及患者实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方案,有利于降低复发的风险。

    • 内镜治疗胃癌术后良性输入袢梗阻的回顾性研究

      2020, 26(08):25-3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5

      摘要 (111) HTML (12) PDF 2.96 M (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内镜治疗良性输入袢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8年11月该院远端胃癌切除的患者3 186例,将诊断为良性输入袢梗阻并采用内镜治疗的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汇总治疗和随访结果。随访时间为治疗后3、6和12个月。结果 共42例(1.32%)输入袢梗阻病例,包括30例男患者和12例女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36~69岁)。其中39例接受了内镜治疗,治疗后梗阻症状均得到快速缓解,2例患者分别于内镜治疗后4和7个月因粘连导致肠梗阻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内镜治疗良性输入袢梗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手术风险大的病例,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梗阻的输入袢进行减压,为下一步手术做准备,保证手术的安全。

      • 0+1
      • 1+1
    • 肠镜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2020, 26(08):31-3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6

      摘要 (102) HTML (15) PDF 678.11 K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肠镜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3日-2019年6月13日该院消化科76例经病理确诊为IBD患者的肠镜和MSCTE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分析肠黏膜溃疡、多节段性病变、鹅卵石征、肠息肉、肠壁强化、肠壁增厚、结肠带消失、瘘管形成与腹腔脓肿的情况,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两项检查进行诊断效能的评估和分析。结果 肠镜对IBD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68%和90.00%,肠镜和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 = 0.77);MSCTE对IBD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16%和25.00%,MSCTE和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 = 0.50)。MSCTE对IBD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低于肠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肠镜+MSCTE对IBD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5.00%,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 = 0.84)。肠镜对于诊断IBD患者中肠壁溃疡、肠息肉、瘘管形成、鹅卵石征和结肠带消失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对瘘管形成的诊断特异性极低,MSCTE对肠壁增厚、肠壁强化和瘘管形成的敏感性均为100.00%,但对肠息肉、多节段病变的诊断特异性极低。结论 肠镜仍是目前临床上诊断IBD的首选方式,对于身体状况不耐受和合并肠壁増厚、瘘管形成和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MSCTE才能获得全面、准确的诊断。肠镜和MSCTE的联合检查方式,对于IBD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2020, 26(08):37-43.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7

      摘要 (98) HTML (16) PDF 856.98 K (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羟考酮联合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5岁;体质指数18.5~27.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无痛结肠镜检查前5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然后O组(羟考酮组)给予0.10 mg/kg羟考酮,S组(舒芬太尼组)给予0.10 μg/kg舒芬太尼,操作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检查配合情况,适当追加丙泊酚静注10~30 mg/次。所有患者均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无创血压。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复苏时间和出院时间。记录低血压、血氧饱和度降低、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麻醉医师满意度、消化内科医师(操作人员)满意度、术后1周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复苏时间、离室时间、低血压、重度缺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的丙泊酚追加率明显高于O组(P < 0.05),轻度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P < 0.05),消化内科医生满意度低于O组(P < 0.05),麻醉医师满意度低于O组(P < 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羟考酮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门诊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有效,较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术中轻度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丙泊酚添加率低。

    • 不同方式治疗2~4 cm鹿角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2020, 26(08):44-4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8

      摘要 (94) HTML (44) PDF 689.40 K (9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双镜联合(电子膀胱肾盂镜协同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RIRS)与单独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处理2~4 cm鹿角型肾结石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2~4 cm鹿角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双镜联合组40例、输尿管软镜治疗组(RIRS组)42例和单独使用经皮肾镜治疗组(PCNL组)48例。分析整理3组的基线数据,并对各组间围术期资料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3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第三方患者满意度等围术期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PCNL组比较,使用双镜联合治疗2~4 cm鹿角型肾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和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而使用RIRS则具有更加微创化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者可以根据医院技术设备结合患者自身条件和意愿,对于2~4 cm范围的鹿角型肾结石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 孙氏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同期治疗同侧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2020, 26(08):49-5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09

      摘要 (113) HTML (10) PDF 814.13 K (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孙氏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同期治疗同侧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需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实验组(同期31例)和对照组(不同期25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结石负荷、结石位置和肾结石CT值)、上镜成功率、结石寻及率、碎石成功率、总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和结石清除率(SFR)。结果 两组患者上镜成功率[93.55%(29/31)和100.00%(25/25)]、结石寻及率[90.32%(28/31)和100.00%(25/25)]、碎石成功率[87.10%(27/31)和92.00%(23/2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0.69%(6/29)和12.00%(3/25)]和术后第4周SFR[74.19%(23/31)和80.00%(20/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总时间[(91.46±15.33)和(108.03±10.26)min]、术后住院天数[(3.54±1.08)和(6.02±2.06)d]和住院总费用[(17 235.48±1 352.36)和(21 537.05±1 036.27)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孙氏镜联合输尿管硬镜同期治疗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肾结石安全、有效。

    • 无肾造瘘管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治疗体会

      2020, 26(08):55-6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10

      摘要 (87) HTML (15) PDF 779.84 K (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无肾造瘘管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根据PCNL术中肾造瘘管留置情况,48例行无肾造瘘管PCNL(观察组),48例行常规留置肾造瘘管PCNL(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等。结果 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语言评价量表(V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费用、尿漏时间、术后发热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无肾造瘘管PCNL较常规留置肾造瘘管PCNL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经济负担较低等优势,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 盐酸氨溴索联合排痰仪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对老年重症肺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20, 26(08):61-73.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11

      摘要 (85) HTML (12) PDF 8.31 M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正常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排痰仪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盐酸氨溴索联合排痰仪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相关文章,检索时限从建库起到2019年5月。分别由两名作者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以及数据提取,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共有27篇文献最终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能减少患者ICU住院时间(MD = -1.84,95%CI:-2.21~-1.48)、呼吸机使用时间(MD = -3.93,95%CI:-4.17~-3.69)、治疗期间死亡率(O = 0.42,95%CI:0.33~0.53)、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MD = -0.67,95%CI:-1.05~-0.29)、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O = 0.41,95%CI:0.32~0.53)、C反应蛋白(CRP)浓度(MD = -10.35,95%CI:-11.29~-9.41)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MD = -0.37,95%CI:-0.40~-0.33),增加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MD = 4.85,95%CI:3.83~5.86)、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MD = 6.47,95%CI:5.65~7.29)和氧合指数(OI)(PaO2/FiO2)(MD = 31.88,95%CI:29.21~34.54)。结论 大剂量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是安全可行的,且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在所测指标中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有望成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优先选择。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27+1
      • 28+1
      • 29+1
      • 30+1
      • 31+1
      • 32+1
      • 33+1
      • 34+1
      • 35+1
      • 36+1
      • 37+1
      • 38+1
    • 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对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0, 26(08):74-7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12

      摘要 (91) HTML (9) PDF 806.54 K (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对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 = 46)和观察组(n = 46),对照组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两组药物治疗方案一致。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鼻腔鼻窦结局评分和鼻内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6和12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嗅觉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满意度和复发率分别为95.65%、4.35%和86.96%、13.04%,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临床研究
    • 水悬浮下双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肠粗蒂息肉

      2020, 26(08):80-8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13

      摘要 (93) HTML (12) PDF 5.71 M (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水下双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肠粗蒂息肉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1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水悬浮下双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的43例结肠粗蒂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患者有无迟发性出血发生。结果 43例患者共成功切除43枚结肠粗蒂息肉,息肉最大直径1.0~3.5 cm,平均2.7 cm;息肉蒂部直径0.5~1.5 cm,平均1.1 cm;内镜下手术时间5~16 min,平均9.2 min。肠腔内灌注水量120~750 mL,平均330 mL。尼龙绳套扎次数1至2次,平均1.1次,尼龙绳一次套扎成功率95.4%(41/43)。息肉完整切除率100.0%,整块切除率100.0%,患者息肉切除治疗有效率为100.0%。43枚息肉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腺瘤性息肉。无1例患者术中出血;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 内镜水悬浮下双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肠粗蒂息肉,是安全可行的。

      • 0+1
    • 单钳道内镜下经自然腔道胃空肠吻合术在胃出口道梗阻中的初步探索

      2020, 26(08):85-8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20.08.014

      摘要 (307) HTML (13) PDF 4.19 M (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钳道内镜下经自然腔道胃空肠吻合术治疗胃出口道良恶性梗阻的效果。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8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通过20例猪胃及上段空肠建立离体动物模型,选择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ETS),在该模型上采用单钳道内镜下经NOTES胃空肠吻合术,以明确该手术方法治疗胃出口道梗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 均成功进行胃空肠吻合,镜身可经吻合口顺利进入空肠上段,手术时间(33.6±6.5)min,金属夹8~10枚,吻合口无渗液。结论 该术式成功构建胃空肠吻合,对胃出口道梗阻提供新的手术方式,为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 0+1
      • 1+1
      • 2+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