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25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不同时间点给予帕瑞昔布在肩关节镜术后的镇痛作用*

      2019, 25(9):1-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1

      摘要 (114) HTML (0) PDF 540.00 Byte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不同时间点给予帕瑞昔布在肩关节镜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在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分为3组,A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期及其麻醉后12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B组分别在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2 h肌注帕瑞昔布40 mg,C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未注射帕瑞昔布,所有患者术后静脉注射吗啡作为补救镇痛,术后24 h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吗啡消耗量、术后首次需要镇痛时间、术后24 h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术后24 h吗啡消耗量为(41.2±8.0)mg,A组消耗(18.2±5.8)mg,B组消耗(24.1±5.6)mg,A组和B组较对照组吗啡消耗量明显减少(P =0.000),A组较B组术后24 h吗啡消耗量也明显减少(P <0.01);对照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为(19.9±7.7)min,A组为(45.8±15.6)min,B组为(31.2±10.4)min,A组和B组较对照组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 <0.01),且A组较B组也明显延长(P =0.000);A组和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00);A组和B组各时间段吗啡消耗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A组和B组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3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帕瑞昔布在肩关节术后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疼痛、促进早期康复,术前给予帕瑞昔布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 内镜下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9, 25(9):7-11.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2

      摘要 (127) HTML (0) PDF 822.00 Byte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内镜下松解和改良开放手术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CTS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内镜下松解26例,改良开放手术松解26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70±2.50)个月。内镜组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拆线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和切口视觉模拟评分(VAS)上与改良开放组比较[(15.12±6.34) vs (13.35±5.12)min,(3.45±0.78) vs (3.61±1.41)d,(6.25±1.21) vs (7.12±1.25)d,(21.40±3.10) vs (23.20±2.20)d,(2.20±0.80) vs (2.30±0.6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83、0.87、1.45、1.95和0.45, 均 P >0.05),两组Kelly功能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55% vs 90.63%,χ2=0.00,P >0.05)。结论 内镜下松解治疗CTS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虽然内镜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学习曲线较长,但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肩关节镜下三种处理方式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比较

      2019, 25(9):12-1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3

      摘要 (91) HTML (0) PDF 475.00 Byte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功能参数、主观参数及修复完整性评估关节镜清理术(DB)、部分修复术(PR)和完全修复术(CR)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MRCT)的疗效。方法 纳入68例肩关节撕裂患者,其中至少3个肌腱存在MRCT,分别采用关节镜DB(n =22)、关节镜PR(n =22)和关节镜CR(n =23)治疗。采用功能和主观参数评估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45个月时的治疗效果,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术前肌腱断裂形式和术后修复完整性。结果 除脂肪变性外,3组患者术前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3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0.01)。术后各组间结果显示,DB组[Constant量表评分(CS)(65.8±14.7)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定表(DASH)(24.1±20.6)分]和PR组[CS(67.5±9.9)分,DASH(20.5±14.4)]患者得分相似(均P >0.05),而CR组效果更好[CS(80.3±8.9)分,DASH(7.0±8.7)分;均P <0.05]。PR的力偶恢复没有影响结果。与PR组53.0%再撕裂率相比,CR组患者29.0%再撕裂率较低。与PR组相比,CR组[CS:(83.4±7.3)vs(68.5±10.6)分,P =0.009;DASH:(5.4±8.3)vs(21.2±9.5)分,P =0.006]改善更明显。绝大多数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满意(DB组87.0%、PR组86.0%和CR组91.0%)。结论 关节镜下DB、PR和CR均可有效治疗累及至少3个肌腱的MRCT,MRCT的可修复性受到肌肉脂肪变性影响,而CR组在短期随访中显示出最有利的结局改善。

    • 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

      2019, 25(9):18-2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4

      摘要 (95) HTML (0) PDF 1.04 K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腘窝囊肿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分为3组。A组37例,采用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手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54.49±8.32)岁;B组30例,采用关节镜手术联合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4.23±8.21)岁;C组33例,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53.70±10.11)岁;记录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功能评分、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和囊肿复发情况等。结果 A组在术后VAS评分、住院天数、术后Lysholm评分、伤口愈合率和切口长度等均优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复发率低于C组;A组和C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结论 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 3 cm以内肾结石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探索*

      2019, 25(9):25-2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5

      摘要 (71) HTML (0) PDF 47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索3 cm以内肾结石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患者34例,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的患者36例。通过比较接受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出血率、结石清除率和术后C-反应蛋白(CRP)升高率等观察指标的差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肾结石的部分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NL组术后住院时间(9.06±2.35)d长于FURL组术后住院时间(3.94±1.26)d,PCNL组术后出血率及术后CRP升高率均高于FURL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两种针对3 cm以内肾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案,PCNL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治疗过程中会伴有较高的术中和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风险;FURL治疗肾结石的特点是几乎接近无创,具有出血少,疗效确切、术后感染率低和术后患者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在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作为备选方案的情况下,FURL治疗3 cm以内肾结石更具有优势,值得推荐。

    •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对儿童经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9, 25(9):30-3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6

      摘要 (82) HTML (0) PDF 524.00 Byte (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儿童经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后外周血T辅助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患儿,其中采用局麻的15例为观察组1,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患儿15例为观察组2,对照组15例为同期行喉镜检查的健康儿童,比较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支气管镜术后血液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0.34,P =0.001),而CD8+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F =2.27,P =0.184),CD4+/CD8+则有明显差异(F =147.83,P =0.000);3组中两两比较,观察组2 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t =9.74,P =0.000;t =7.04,P =0.001);而观察组2 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t =15.64,P =0.000;t =10.57,P =0.000);3组支气管镜术后血液干扰素-γ(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36,P =0.17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有明显差异(F =9.32,P =0.001),IFN-γ/IL-4也有明显差异(F =4.52,P =0.023),3组两两比较,观察组2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t =3.42,P =0.001;t =3.96,P =0.001);IFN-γ/IL-4两两比较,观察组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t =2.64,P =0.025;t =2.67,P =0.025)。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可能有一过性抑制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

    • 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 25(9):36-4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7

      摘要 (110) HTML (0) PDF 511.00 Byte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TAPB组麻醉后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定位明确后,缓慢推注0.3%盐酸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推注等剂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同时刻疼痛程度、术后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术后不同时刻免疫功能情况,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AP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1、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总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TAPB组术后24 h NK细胞、CD4+ 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 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TAP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APB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效果更佳,且具有免疫功能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9, 25(9):41-4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8

      摘要 (95) HTML (0) PDF 583.00 Byte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LS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分片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ES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治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和免疫功能情况,并分析手术对Wnt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诊治的病变位置、直径大小及大体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穿孔、消化道出血,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9%,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8.6%,研究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QOL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研究组患者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Wnt/β-catenin通路分子表达量没有明显区别(P >0.05),治疗后,研究组Wnt1、Wnt5a、Wnt7b和β-catenin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ESD在结直肠LST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免疫功能。在手术的刺激下,会迅速抑制Wnt与其他受体复合物结合,使Wnt的靶基因得不到表达,有利于整合素信号通路。ESD在结直肠LST患者中可以有效抑制Wnt基因的表达,阻断Wn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应用3D成像技术进行耻骨肌孔大小及角度的测量

      2019, 25(9):48-5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09

      摘要 (82) HTML (0) PDF 1.27 K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3D成像技术进行人体耻骨肌孔的长度、耻骨肌孔的上区宽度、下区宽度、总宽度以及耻骨肌孔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的测量。方法 对该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105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术前薄层CT扫描,扫描后导出DICOM文件,并利用Mimics Research 19.0软件进行后期3D成像,建立盆腔3D模型,最后进一步精确测量耻骨肌孔的大小,包括耻骨肌孔的长度、上区域宽度、下区域宽度、总宽度以及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结果 耻骨肌孔的长度为(7.4±0.3)cm,耻骨肌孔上区域宽度为(5.3±0.4)cm,耻骨肌孔下区域宽度为(2.7±0.2)cm,耻骨肌孔的总宽度为(7.9±0.4)cm,耻骨肌孔上下区域所成角度为(123.1±3.7)°,内镜下补片放置成功率100%,半年内复发率为0%。结论 腹股沟疝用折叠型补片修补耻骨肌孔是相对适宜的,上片覆盖不小于7.4 cm(长)×5.3 cm(高)的三角扇形区域,下片覆盖不小于7.4 cm(长)×2.7(高)cm的三角扇形区域,上下区域所成角度约123.1°,该研究数据能够更精确地测量耻骨肌孔尺寸,为内镜下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提供理论数据基础,为补片设计及裁剪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微创内镜以后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铺垫。

    • 肠气囊肿症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分析

      2019, 25(9):53-5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0

      摘要 (84) HTML (0) PDF 3.23 K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肠气囊肿症(PCI)的临床、内镜下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诊断的10例PCI患者的临床、内镜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10例PCI患者均经肠镜明确诊断,病变主要位于右半结肠,立位腹平片和腹部CT可见沿肠管分布的大小不等的葡萄样囊腔。经吸氧、肠道益生菌及内镜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PCI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以腹痛、腹泻和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多见,容易误诊。内镜下使用注射针穿刺抽吸囊泡内气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疗效的Meta分析

      2019, 25(9):59-6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1

      摘要 (88) HTML (0) PDF 662.00 Byte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评价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8年6月的有关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纳入资料的异质性进行分析,计算OR值或MD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按照入选标准,纳入了8项临床试验,共5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住院时间短(MD =-2.11,95%CI:-3.10~-1.11,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7,95%CI:0.13~0.56,P <0.05)、手术时间短(MD =-23.46,95%CI:-29.97~-16.96,P <0.05)。结论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内镜治疗方法,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细胞学涂片及其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9, 25(9):65-6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2

      摘要 (68) HTML (0) PDF 793.00 Byte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细胞学涂片及其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因占位性疾病行EUS-FNA的患者60例,将细胞学涂片及其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结果与手术病理及随访预后结果比较。结果 EUS-FNA下穿刺物细胞学涂片检查对肿瘤性占位的阳性检出率为78.6%(44/56),特异度为50.0%(2/4),准确度为76.7%(46/60);19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细胞学涂片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其对肿瘤性占位的阳性检出率为94.7%(18/19),准确度为94.7%(18/19),两者在该19例患者中对肿瘤性占位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50)。但在明确肿瘤性占位病理类型方面,细胞学涂片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优于单独细胞学涂片检查。结论 在EUS-FNA下,细胞学涂片及其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对肿瘤性占位的检出率相当,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在明确病理类型上更有优势,更能指导后续治疗。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9, 25(9):70-7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3

      摘要 (78) HTML (0) PDF 514.00 Byte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开放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9月该院共收治28例腹股沟斜疝嵌顿新生儿,其中13例行开放手术(开放组),15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6例,3例行对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6.00±4.68)min,开放组(34.54±5.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14,P <0.05);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并发症方面,开放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7.69%),5例阴囊红肿(38.46%),3例阴囊血肿(23.08%),1例隐睾(7.69%)。腹腔镜组出现1例阴囊红肿(6.67%),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5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及异时疝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切口美观、术后阴囊肿胀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和总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鞘状突开口比较小或者鞘状突有腹膜遮挡的隐匿性疝有自愈的可能,这部分患者可以考虑观察。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胎盘残留的临床效果

      2019, 25(9):75-7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4

      摘要 (69) HTML (0) PDF 466.00 Byte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常规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52±3.49)和(38.00±6.12)ml,手术时间分别为(21.00±5.31)和(35.40±6.52)min,手术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6.0%(24/25)和56.0%(14/2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6.88±2.11)和(10.56±2.26)d,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30.20±2.84)和(40.32±4.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难治性胎盘残留,具有出血少、手术一次成功率高和术后恢复好等优势,为临床治疗难治性胎盘残留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视野。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术切除鼻前庭囊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 25(9):80-8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5

      摘要 (67) HTML (0) PDF 500.00 Byte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应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囊肿,研究组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术切除囊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肿胀、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上皮化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中度、重度肿胀和伤口中度、重度疼痛倒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5 d炎症因子水平比较,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区感染、麻木和鼻前庭不适等总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传统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囊肿相比,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对患者创伤更小,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缓解术后肿胀,还能减轻疼痛,术后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研究
    •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88例诊治分析

      2019, 25(9):86-8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6

      摘要 (79) HTML (0) PDF 610.00 Byte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结肠镜下诊断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60岁以上患者占58.0%(51/88),临床上表现为便血占19.3%(17/88),表现为腹泻、腹痛和腹胀等患者占25.0%(22/88),合并结肠息肉占48.9%(43/88),无症状占55.7%(49/88);病变位于右半结肠占48.9%(43/88),左半结肠占36.4%(32/88),全结肠占14.8%(13/88)。针对便血患者行结肠镜下局部止血5例[其中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止血2例,聚桂醇注射及凝血酶止血1例,钛夹钳夹止血2例],12例予以对症处理。结论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多见于老年患者,大多无症状,少数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病变位于右半结肠多见,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合并出血者可考虑结肠镜下局部止血治疗。

    • 食管皮脂腺异位内镜表现和临床病理分析(附国内19例报告)

      2019, 25(9):89-9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9.09.017

      摘要 (73) HTML (0) PDF 614.00 Byte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总结食管皮脂腺异位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内镜和病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收治的5例以上消化道症状起病的食管皮脂腺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文献中的14例食管皮脂腺异位的患者资料,分析该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 19例患者中2例无临床症状,其余以上腹部不适、上腹部饱胀、上腹痛、胸骨后哽咽感、进食异物感、反酸和烧心等就诊,其中胸骨后哽咽感、进食异物感与该病相关性强,该病无阳性体征。该病内镜下常见诊断为黄色(斑)瘤(26.32%)、脂肪瘤(15.79%)、食管结节性增生(5.26%)、霉菌性食管炎(5.26%)和食管白斑(5.26%)等,误诊率高,病变多位于食管中下段(84.21%)。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食管皮脂腺异位,病理表现为成熟或幼稚皮脂腺细胞。结论 食管皮脂腺异位为少见临床病变,临床无特异症状,误诊率高,应提高鉴别诊断能力,特别是与浅表型食管癌鉴别。该病确诊有赖于内镜及病理活检,预后较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