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4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脑电双频指数辅助监测的静脉镇静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的研究*

      2018, 24(8):1-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1

      摘要 (332) HTML (0) PDF 590.00 Byte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辅助监测的静脉镇静用于内镜下胃食管反流病(GERD)射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拟行静脉镇静下内镜射频治疗GERD的成年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常规镇静组(control)和BIS辅助镇静组(BIS)。两组均采用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镇静。control组采用常规临床观察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判定镇静深度,实施镇静;BIS组采用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将BIS值控制在55~70。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镇静相关的不良事件(血压和心率节律异常、缺氧、体动反应)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镇静深度、丙泊酚用量和医患满意度。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BIS组体动反应发生率更低(P?=0.030);两组循环、呼吸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P?>0.05),术中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MOAA/S(P?=0.018)和BIS值(P?=0.000)高于、丙泊酚用量低于(P?=0.016)、医生满意度(P?=0.007)高于control组。两组患者满意度相似(P?=0.243)。结论?BIS辅助监测的镇静有助于减少内镜下GERD射频治疗过程中的体动反应,提高操作者满意度和减少镇静药物丙泊酚用量,避免过度镇静。

    • 多通道智能染色泵在食管碘染中的应用

      2018, 24(8):8-13.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2

      摘要 (378) HTML (0) PDF 943.00 Byte (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观察多通道智能染色泵在食管碘染中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2月于武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发现食管可疑病变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推注射器的方法进行食管碘染,实验组采用多通道智能染色泵进行食管碘染。分别记录两组的染色操作时间、人数、染色剂用量和病变检出率,并对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食管碘染的操作时间为(14.87±2.78)s,对照组食管碘染的操作时间为(27.44±1.78)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只需1人即可完成食管碘染操作,而对照组需由内镜术者与助手2人配合完成操作;实验组染色剂的用量为(15.84±2.71)ml,对照组染色剂的用量为(18.73±2.2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食管病变的检出率为43.64%,高于对照组的30.9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护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的满意率为92.73%,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通道智能染色泵能够明显减少食管碘染的操作时间、操作人数和试剂用量,病变检出率较常规染色方式有所提高,医护人员对其认可度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一种改良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法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18, 24(8):14-1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3

      摘要 (309) HTML (0) PDF 775.00 Byte (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拟应用一种改良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定位法,解除右上肺叶阻塞。方法?纳入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Ⅱ或Ⅲ级择期需行RDLT插管的胸腔镜手术患者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18~78岁,随机分为常规组(支气管套囊充气后在隆突下可见,C组)和改良组(支气管套囊充气后1/3~1/2在隆突上,M组),每组35例。观察指标:①插管深度和右上肺叶阻塞例数;②右主支气管(RMB)的长度;③侧卧位RDLT头侧移位例数、隆突上支气管套囊遮挡左主支气管(LMB)例数;④进入胸腔即刻和单肺通气(OLV)30?min时的左肺萎陷效果。结果?①M组插管深度明显小于C组(P?<0.05),M组右上肺叶阻塞例数明显低于C组(0 vs 11,P?<0.01),C组11例右上肺阻塞者RDLT调整至改良位后阻塞全部解除;②两组RMB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出现右上肺叶阻塞患者的RMB长度明显短于未出现右上肺叶阻塞者(P?<0.01);③两组侧卧位后RDLT移位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M组支气管套囊部分遮挡LMB例数比C组高(P?<0.01);④M组进入胸腔即刻左肺萎陷效果比C组差(P?<0.05),但经调整OLV 30?min后两组左肺萎陷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DLT定位法可减少右上肺叶阻塞的发生,更适用于RMB短的患者,可作为常规定位法右上肺叶阻塞时的解除方法,也可直接以该法定位RDLT,但需警惕RDLT从RMB脱出。

    •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

      2018, 24(8):20-2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4

      摘要 (348) HTML (0) PDF 3.60 K (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与经皮内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8年1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6个数据库,收集PETD与PEI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章,按照标准纳入文章,并由两位作者进行独立筛选。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章进行质量评分。对文章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后,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此次Meta分析共纳入18篇相关研究,共1?149例患者。其中,PETD组597例,PEID组552例。PEID手术时间短于PETD(P?<0.05),PEID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TD(P?<0.05),PETD手术并发症少于PEID(P?<0.05),而术后1?d、3个月、6个月、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比较、术后1?d、3个月、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的比较、术后疗效优良率的比较、术后复发或残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ETD和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确且疗效相当,两种入路各有优缺点,适应证存在重叠,亦有不同,故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

    • 高清胃镜观察胃黏膜形态预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探索*

      2018, 24(8):30-3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5

      摘要 (336) HTML (0) PDF 1.27 K (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高清胃镜观察、归纳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黏膜形态改变以预测Hp感染结果,从而探讨高清胃镜直接诊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连续性500例受检者,以高清胃镜在白光下直接观察胃黏膜形态,根据所见形态特点预测是否存在Hp感染,并与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两者结果符合率。结果?胃体、胃底黏膜充血或出血;胃黏膜水肿;胃底、胃体黏膜可见较多黏液;中度以上黏膜萎缩;黏膜肠上皮化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能成为胃镜预测Hp感染阳性的特征点。胃体可见规则集合静脉(RAC);胃黏膜有光泽,无萎缩;胃底或胃体息肉;胃窦或胃体小弯的放射性充血可能成为胃镜预测Hp感染阴性的特征点。胃镜预测Hp感染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70.4%;阳性预测值为71.0%,阴性预测值为89.9%,总体符合率79.2%。结论?高清胃镜直接观察胃黏膜形态表现可有效预测Hp感染情况,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验证。

    • 超声引导下不同部位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镇痛的对比研究*

      2018, 24(8):36-41.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6

      摘要 (370) HTML (0) PDF 691.00 Byte (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和胸椎竖脊肌平面神经(ESP)阻滞两种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镇痛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胸椎ESP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组(P组)和TPVB联合PCIA组(C组)。P组麻醉诱导前行ESP,C组行TPVB,20?min后测定阻滞范围,术后两组均采用PCIA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1、6、12和24?h的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胸椎ESP阻滞在20?min后可阻滞T2~T6或T2~T7脊神经支配节段,TPVB为T2~T7脊神经支配节段,手术后1~24?h两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在1、6和12?h无明显差异(P?>0.05),在18和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输注总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ESP阻滞联合PCIA的胸腔镜手术镇痛方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2018, 24(8):42-4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7

      摘要 (369) HTML (0) PDF 562.00 Byte (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及观察插管应激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结果?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气管导管定位时间比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短,定位及术中管理便捷;可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普通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组也没有差异。结论?可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时间短,定位准确,易于术中管理。但是仅有左侧双腔一种类型,应用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

    • 成年食管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 24(8):46-51.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8

      摘要 (323) HTML (0) PDF 999.00 Byte (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多科协作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误食异物24?h内得到有效治疗;B组,误食异物超过24?h得到有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食道异物的种类、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常见的异物为枣核、动物骨头和鱼骨。食管上段异物常见,其中A组比B组更常见。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住院时间长,多科协作治疗能给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法。结论?大多数食管内异物能在内镜下取出,24?h内有效的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消化内科、耳鼻喉科及胸外科多科协作能给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

    • 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手术前后球后血流的改变及分析

      2018, 24(8):52-5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09

      摘要 (306) HTML (0) PDF 904.00 Byte (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患者在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ETOCD)治疗前后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的改变,探索ETOCD手术的作用机制和TON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收集连续75例临床确诊为单眼TON并接受ETOCD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ETOCD治疗前后OA和CR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术前术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可能影响ETOCD视力预后的因素。结果?①PSV的改变:O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术后患眼较术前升高(P?<0.05);CR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术后患眼较术前升高(P?<0.05)。EDV值:OA术后患眼较术前升高(P?<0.05);CR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RI值:CRA术前患眼较健眼降低(P?<0.05);②手术治疗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③OA术后高PSV值是视力改善的保护因素(OR=1.055,P?<0.05);患眼CRA术前高PSV值是视力改善的保护因素(OR=1.257,P?<0.05)。结论?ETOCD是治疗TON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ON患者患眼OA和CRA的血流速度较正常眼下降,ETOCD术后患眼血流速度较术前改善,这对患者视力预后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

    • T1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研究

      2018, 24(8):59-6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0

      摘要 (326) HTML (0) PDF 973.00 Byte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T1期结直肠癌(CRC)行单独内镜切除术或内镜切除术后追加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内镜下切除手术的389例T1期CRC患者。比较内镜切除术后追加手术组(ER+SURG组,n?=205)患者和单独内镜切除术组(单独ER组,n?=184)患者临床结果。结果?无追加手术指征(垂直切缘阴性、黏膜下深层浸润、淋巴管或静脉浸润、分化较差及高芽殖)患者复发风险极低。有追加手术指征患者,ER+SURG组累积复发风险(CRRs)为3.7%,单独ER组为20.1%(P?=0.001)。即使未接受追加手术,仅黏膜下深层浸润患者CRRs较低(ER+SURG组:2.3% vs单独ER组:3.4%,P?=0.537)。相反,除黏膜下深层浸润外还伴有其他手术指征患者(高风险患者),接受追加手术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结局(CRRs:ER+SURG 组5.8%,单独ER组58.0%,P?=0.001)。结论?仅黏膜下深层浸润患者肿瘤复发风险较低,具有其他高风险特征患者肿瘤复发风险较高,接受追加手术获益较大。

    • 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2018, 24(8):67-7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1

      摘要 (421) HTML (0) PDF 544.00 Byte (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理念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该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常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两组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统计术后复发率及随访2年生存率,采用胃癌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评定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1?d、术后3?d、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随访2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联合ERAS理念治疗进展期胃癌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相似,患者近期预后相近,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营养风险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短期效果的影响

      2018, 24(8):73-7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2

      摘要 (398) HTML (0) PDF 470.00 Byte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营养风险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短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该院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依据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将其分为风险组(n?=17,营养风险评分≥3分)和无风险组(n?=43,营养风险评分<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风险组与非风险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48%和86.06%,风险组低于无风险组;风险组和无风险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2%和13.93%,风险组高于无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8+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患者的CD3+、CD4+比例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无风险组患者,CD4+CD25+比例高于无风险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风险会降低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增大并发症发生率,影响临床疗效,因而临床中应积极给予术前营养支持,以改善临床疗效。

    • 腔镜联合术式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18, 24(8):77-8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3

      摘要 (347) HTML (0) PDF 449.00 Byte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联合术式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和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尿管拔除所需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6、12及24?h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拔除所需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联合术式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术后康复所需进程,缓解机体疼痛,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价值优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

    • 慢性胃炎镜下病理特点与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8, 24(8):81-8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4

      摘要 (275) HTML (0) PDF 458.00 Byte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血清抗体类型与慢性胃炎发生率及其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疗的上腹部不适的患者6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行Hp呼气实验检查Hp,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患者血清中Hp抗体类型,采用Logistic分析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生及其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650例患者中慢性胃炎93例,以 Hp(-)为对照组,Hp(+)组患者慢性胃炎风险是Hp(-)患者的1.6倍,Hp(+)CagA-IgG+患者慢性胃炎是Hp(-)患者的2.3倍,Hp(+)CagA-IgG-患者慢性胃炎是Hp(-)患者的1.8倍。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27例中,以Hp(-)为参照,Hp(+)组患者CAG是Hp(-)患者的2.1倍,Hp(+)CagA-IgG-患者CAG是Hp(-)患者的1.9倍,Hp(+)CagA-IgG+患者CAG是Hp(-)患者的2.9倍;CAG伴不典型增生(Dys)患者13例中,以Hp(-)为参照,Hp(+)组患者是Hp(-)患者的2.4倍,Hp(+)CagA-IgG- CAG伴Dys是Hp(-)患者的3.5倍,CagA-IgG+的慢性胃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明显比Hp(-)及 CagA-IgG-的患者高,且炎症活动度明显更高。结论?Hp(+)CagA-IgG+感染加重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促进慢性胃炎向CAG伴Dys发展。

    • 改良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式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8, 24(8):86-9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5

      摘要 (349) HTML (0) PDF 1.09 K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改进临床技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7年3月对输卵管峡部或壶腹部阻塞致不孕的96例患者不同改良手法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吻合时置入支架(65例)和未置入支架(31例)患者腹腔镜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吻合通畅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妊娠率等。置入支架者术中将硬膜外导管从输卵管伞端逆行插管至接近远侧梗阻位置,微型剪剪开输卵管远端、近端盲端,修整管面硬外导管插入输卵管近侧断端,使其过输卵管间质部,以导管为支架,用5/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3或4针,支架置入困难者,则先将管腔对齐,用5/0可吸收线第1针在6点处,缝合两侧管腔肌层,可穿过黏膜层,第2针在12点缝合两侧管腔肌层及黏膜,6点、12点缝好后依次拉紧打结,3点、9点以12点线为中心点缝合浆肌层,不必穿透黏膜层,术中及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d各通液疏通一次。未置入支架者则仅将硬膜外导管从输卵管伞端插入至壶腹部,其余步骤相同。结果?96例患者术中放置导管支架65例,完成输卵管吻合128条,术中吻合后通畅127条(99.22%),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通液128条,均通畅(100.00%),术后24个月妊娠53例(81.54%)。未放支架31例,完成输卵管吻合62条,术中吻合后通畅60条(96.77%),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通液61条通畅(98.39%),术后24个月妊娠25例(80.6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手术随着操作技术的成熟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 >临床研究
    • 腔镜治疗小于8?mm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后的 肾积水的效果

      2018, 24(8):93-9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6

      摘要 (321) HTML (0) PDF 545.00 Byte (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小于8?mm的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后的肾积水的腔镜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8例小于8?mm的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患者,所有患者排出结石后1周复查输尿管CT提示仍然存在肾积水及肾周渗出样改变,血白细胞及降钙素原高于正常值,并且有临床腰疼症状,所有病例予以行输尿管检查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结果?18例结石自行排出患者中,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1例;输尿管结石大小4~8?mm;所有患者入院后1周内结石均自行排出,患者排出结石1周后因肾积水均进行了输尿管镜检查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其中,12例术中发现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狭窄病例予以留置2枚输尿管支架管;6例术中发现输尿管内多发息肉包裹管腔,予以留置1枚输尿管支架管。术后第5天所有病例再次复查输尿管CT均提示肾积水缓解及肾周渗出完全吸收,并且血白细胞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临床腰疼症状全部缓解。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5~7?d拔除尿管,无腰部不适及发热症状,顺利恢复出院。结论?对于小于8?mm的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后仍然存在肾积水,应警惕输尿管梗阻的存在,行输尿管镜检查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有利于结石排出后输尿管黏膜损伤或者狭窄的恢复,减少了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成为临床上的有效治疗手段。

    • 单中心经腔镜碎石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附542例报告)

      2018, 24(8):96-99. DOI: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7

      摘要 (330) HTML (0) PDF 440.00 Byte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腔镜碎石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分布特点和结石成分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经腔镜碎石治疗的542例上尿路结石成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并结合相应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42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27∶1,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占总数的62.9%。结石构成以混合型结石为主(65.5%),各种成分结石检出率分别为草酸钙(87.5%)、碳酸磷灰石(56.3%)、磷酸铵镁(18.6%)、尿酸(12.5%),含钙结石占总数的91.1%,其中含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患者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结论?该组泌尿系结石成分以混合型为主,含草酸钙、碳酸磷灰石较多见,含尿酸和草酸钙结石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 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附80例报告)

      2018, 24(8):100-103.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8

      摘要 (346) HTML (0) PDF 750.00 Byte (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下二尖瓣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和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7年6月80例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CPB采用中、浅低温,全部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并在CPB中予以负压辅助静脉吸引,术中全部采用HTK液灌注心肌予以心肌保护,对CPB建立方法、CPB过程及手术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80例心脏二尖瓣疾病患者全部予以痊愈出院。全部患者CPB转流时间为97~308(192.2±54.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0~233(130.8±46.9)min;辅助转流时间为30~53(41.8± 8.1)min。术后呼吸辅助时间6~24(20.6±14.1)h;术后ICU时间为2~6(3.3±2.6)d;术后住院时间7~10?d;术中及术后无股动静脉插管相关并发症,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脱机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院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满意。结论?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中,CPB方法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传统手术时间较长,应加强CPB的管理,避免术中术后产生CPB相关性并发症。

    • GPS导航超声系统引导下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应用

      2018, 24(8):104-10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9

      摘要 (295) HTML (0) PDF 620.00 Byte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GPS导航超声系统引导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9月该院23例采用GPS引导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结石17例,多发结石6例。结石大小14.0~25.0?mm,平均(18.3± 3.6)mm,结石CT值880~1?610?Hu,平均(1?253.6±182.8)Hu。俯卧位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GPS导航引导下16G穿刺针穿刺入目标肾盏,退出针芯见灌注液流出后,将F3超细肾镜直接沿穿刺针鞘进入肾集合系统,进一步确认穿刺针鞘头端在目标肾盏位置,并找到肾盏颈口,调整穿刺针鞘方向及深度使其头端靠近盏颈口或进入肾盂内。退出超细肾镜,置入斑马导丝,扩张通道至F14后置入F13外鞘,使用超细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结果?23例均单通道经下盏穿刺行UMP。定位穿刺时间2~8?min,平均(4.2±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42.3±7.6)min;术后住院天数2~5?d,平均(2.6± 0.5)d;血红蛋白下降0~27?g/L,平均(11.2±5.1)g/L。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为0。术后第1或2天复查腹平片(KUB)评估结石清除率为95.65%(22/23)。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发热、严重出血、集合系统穿孔、通道丢失和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GPS导航超声系统结合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和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以及术后病理差异分析(附337例报告)

      2018, 24(8):108-11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20

      摘要 (278) HTML (0) PDF 526.00 Byte (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和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前后标本病理特点的差异。方法?337例研究对象术前经胃镜活检标本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均经ESD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特征、术前及术后病理特点的差异等。结果?共切除病灶372处,其中多发病变30例。术前钳取活检总正确率为55.91%(208/372),漏诊率6.72%(25/372),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和早癌的低估率为19.86%(29/146)。边缘/基底阳性率4.57%(17/372)。结论?ESD是治疗食管及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提高病理的诊断正确率。ESD术前的病理活检正确率需进一步提高。ESD病理标本阳性与术前判断病变、ESD操作有关。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