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4(4):1-5. DOI: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1
摘要:
探讨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5月该院行改良腰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178例。比较术前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疗效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JOA评分3个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1);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57例、良85例、可20例、差16例,优良率79.8%,有效率91.0%;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同节段手术史、症状和突出物钙化等5项因素疗效存在相关性(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有同节段手术史、麻木症状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04、3.03、5.55)。结论 ①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②年龄、病程、同节段手术史、症状和突出物钙化等因素可影响患者疗效,且年龄≥45岁、有同节段手术史、麻木症状为改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 24(4):6-11.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2
摘要:
探讨小潮气量和呼吸暂停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输尿管软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为小潮气量(6 ml/kg)联合呼吸暂停通气组,观察组为小潮气量(6 ml/kg)、呼吸暂停联合低PEEP(5 cmH2O)组,比较初次呼吸暂停前与恢复正常呼吸后1 min内,患者心率(HR)、血压变化、血气分析结果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及呼吸力学指标如: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变化,并统计不同时间点(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后30 min及术后24 h)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及肺动态顺应性20(CLdyn20)变化趋势。结果 恢复呼吸后,观察组HR及平均动脉压(MAP)、Ppeak及Pmean与呼吸暂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R慢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 <0.05),MAP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peak及Pmean均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aCO2低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 <0.05),PaO2高于恢复呼吸后对照组(P <0.05),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后30 min及术后24 h,观察组A-aD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CLdyn20优于对照组(P <0.05),RI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对输尿管软镜手术,术中行小潮气量(6 ml/kg)、呼吸暂停联合5 cmH2O低PEEP处理,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前提下,可更好地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改善机体氧供需平衡,保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2018, 24(4):12-1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3
摘要: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术后引起发热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应用PCNL治疗15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病史、既往同侧肾脏手术史、结石类型、结石最长径、有无并发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前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肾盂积脓、术前肾造瘘管的使用、术后中心静脉压、术中灌注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分为发热组和未发热组,对两组PCNL术后发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热共27例,占18.0%。性别比例、糖尿病病史、铸型结石或鹿角形结石、结石长径、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前尿常规白细胞计数、脓肾、术前使用肾造瘘管、术后中心静脉压、术中灌注量和手术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灌注量、术前肾积脓、手术时间长是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 <0.05)。结论 PCNL术前需常规尿细菌培养,彻底治疗尿路感染和肾脏积脓,合理控制手术时间和灌注液量,以降低术后患者发热的发生率。
卢增停,何绮桃,涂泽华,王立勋,李瑞钰,胡浩翔,叶茜琳,叶嘉良
2018, 24(4):17-2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4
摘要:
比较国产明视插管软镜(VIS)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19~67岁,随机分为国产VIS组(V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每组50例。分别以国产VIS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行经鼻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镜下Cormark-Lehane分级(简称C-L分级)、气管插管时间、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声门显露时(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C-L分级V组明显优于M组,气管插管时间V组明显短于M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V组明显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1时比较,V组T3~T4时MAP明显升高、T3时HR明显增快,M组T2~T4时MAP明显升高、T2~T3时HR明显增快(均P <0.05)。与M组比较,V组T2~T4时MAP和HR均明显降低(P <0.05)。气管插管并发症总发生率V组明显低于M组(P <0.05)。结论 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相比较,国产VIS经鼻气管插管声门暴露好,气管插管时间短,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气管插管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24(4):23-2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5
摘要:
比较肠道清洁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EG)剂量、服用方法对于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影响,并比较患者耐受性、不良反应、复检意愿的差别。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2017年3月-2017年4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对接受检查患者按预约检查时间随机分为3组,检查前口服PEG剂量及方法分别是2L组60例、(2+1)L组75例、3L组65例。检查时分别对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的肠道准备效果进行波士顿肠道准备评估量表(BBPS)计分,记录3组患者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复检意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标准纳入研究患者共计184例,其中2L组58例,(2+1)L组70例,3L组56例。(2+1)L组、3L组的结肠清洁程度BBPS总体评分均高于2L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1)L组、3L组患者的BBPS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L组的右半结肠评分高于(2+1)L组。2L组、(2+1)L组患者耐受性、不良反应、复检意愿均优于3L组患者。结论 结肠镜检查前服用(2+1)L PEG溶液较2L方案能获得更好的肠道准备质量,同时又较3L方法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耐受性、复检意愿,值得推广。
2018, 24(4):28-3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6
摘要:
探讨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SLC)和单肺通气(OLV)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肺通气对照组(OLV组)和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组(SLC组)。OLV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实施左肺隔离行右肺单肺通气;SLC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器实施左下肺叶隔离行右肺+左上肺叶通气。术中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在正常范围,在以下四个时间点记录SVV、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脏指数(CI)等:麻醉后平卧位双肺通气10 min(T1),转侧卧位后双肺通气10 min(T2),进胸后行单肺通气或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10 min(T3)和术毕关胸前双肺通气10 min(T4)。结果 组间比较:OLV组及SLC组患者HR、SBP、DBP、CO、CI、SV及SVV在各时点均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组内比较:OLV组及SLC组患者SBP、DBP在T3时较T1时明显增高(P <0.05)。OLV组及SLC组患者SVV在T3、T4时较T1时明显降低(P <0.05)。结论 在胸腔镜手术中OLV和SLC下对Vigileo监测的SVV无显著差异,SVV可以用来动态监测SLC通气时的容量状况。
2018, 24(4):33-3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7
摘要: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等离子电切术(PKURP)联合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9例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先行PKURP再次行TEP分期手术患者(对照组)28例;接受行同期行PKURP联合TEP手术患者(观察组)31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两组PKURP和TEP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总住院时间、总体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KURP联合TEP同期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安全有效,且能够减少患者出血量,节省医疗费用,同时避免二次手术和麻醉的创伤及痛苦,尤其对老年及手术耐受差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2018, 24(4):38-41.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8
摘要: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联合硫酸镁(MgSO4)给药方法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135例,分为A、B、C组,各45例,A组和B组5∶00~7∶00口服SF-PEG 219.2 g(2 000 ml),A组9∶00服50% MgSO4 50 ml,再口服250 ml温水,B组7∶00服相同剂量MgSO4,两组均11∶00行肠镜检查,C组于10∶00~12∶00口服复方SF-PEG 219.2 g(2 000 ml),14∶00服50% MgSO4 50 ml,16∶00行肠镜检查。根据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并行肠腔内气泡评分,统计肠道准备过程持续时间,并记录肠道准备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肠道准备,并顺利行肠镜检查,A组肠镜检查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 <0.05)。A组BBPS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 <0.05),A组和B组肠腔内气泡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两组肠道准备时间比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耐受性方面,A组和B组高于C组(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和B组低于C组(P <0.05)。结论 择时(5∶00~7∶00)间断服用SF-PEG和MgSO4能缩短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时间、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2018, 24(4):42-4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09
摘要:
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胸腔镜下辅行手术和传统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10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平分两组后实施不同疗法: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51例观察组给予胸腔镜下辅行手术,统计临床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给予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胸腔镜下辅行手术作用显著,可预防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借鉴。
2018, 24(4):46-5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0
摘要:
比较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应用切割缝合器和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SP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29)和对照组(n =29),观察组采用VATS下切割缝合器治疗,对照组则采用VATS下缝扎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术后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③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止疼药服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④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SP均安全、有效,并且预后良好,但VATS下缝合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优于VATS下缝扎术,且术后复发率更低,而VATS下缝扎术手术费用低,在临床上可根据实际病情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2018, 24(4):51-5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1
摘要:
探讨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能否准确反映麻醉过程中镇痛/伤害性刺激变化相关事件,尤其是心率(HR)和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纳入53例在该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且行全麻的成年患者。比较行全麻患者伤害性刺激时ANI、HR及心脏收缩压(SBP)。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多模式静脉麻醉工作站双通道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设定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ProCp)为2μg/ml,如发生血流动力学反应(Hemod React)则调整丙泊酚剂量,血流动力学反应是指HR或SBP升高20%以上。在预先设定的7个时间点,采集患者ANI和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 麻醉诱导时HR和SBP下降,而ANI值较高(81.6±11.2),提示副交感神经占优势。患者术前接受强直刺激,强直刺激5 min内,39例患者ANI值由(81.6±11.2)降至(58.6±11.7),而HR和SBP未改变。气腹建立后,ANI继续下降至(50.2±15.8),而HR及SBP明显增加。手术完成后,ANI恢复至(90.1±3.4),与术前无差异。结论 接受异丙酚麻醉患者的ANI值对中等疼痛刺激的敏感性高于HR和SBP,ANI监测能够有效协助接受异丙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的成年患者行腹腔镜腹部外科手术。
2018, 24(4):56-6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2
摘要:
探讨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1 0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后DPPB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1 098例,治疗息肉2 169枚,18例患者(1.6%)出现术后DPPB,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P =0.007)、息肉直径≥10 mm(P =0.009)、右半结肠息肉(P =0.015)、腺瘤性息肉(P =0.045)是DPPB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P =0.002,OR=4.654,95%CI:1.755~12.343)、息肉直径≥10 mm(P =0.009,OR=3.637,95%CI:1.390~9.517)、右半结肠息肉(P =0.016,OR=3.656,95%CI:1.273~10.504)是内镜下切除术后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高血压病史、息肉直径≥10 mm、息肉位于右半结肠的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易出现迟发性出血,建议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性止血。
2018, 24(4):61-6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3
摘要: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整体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临床结局。方法 根据术前X线检查,将患者分为整体钳夹型FAI(中心边缘角度≥40°)和局部钳夹型FAI(中心边缘角度25°~39°)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结果、手术操作流程、术后非关节炎髋关节评分(NAHS)和满意度(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并发症和接受关节置换术情况。结果 整体钳夹型FAI包括15例患者,平均年龄(37.2±11.3)岁。术前和术后第24个月NAHS分别为(51.5±22.7)和(74.1±16.6)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患者平均满意度为(4.2±1.2)分,1例患者(6.7%)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无翻修手术或并发症发生。局部钳夹型FAI包括125例患者,平均年龄(39.8±13.5)岁。术前和术后第24个月NAHS分别(55.5±17.1)和(77.3±18.5)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5)。平均满意度为(4.2±1.3)分。8例(6.4%)患者接受THA,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4%)和2例患者接受翻修手术(1.6%)。两组患者术后第24个月NAHS(P =0.301)、满意度(P =0.926)和THA置换率(P =0.9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整体组和局部组患者术后24个月后的NAHS变化平均数分别为(22.2±6.9)和(21.5±8.8)分,两组NAH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55)。结论 整体钳夹型FAI采用关节镜手术安全有效,并且与关节镜治疗局部钳夹型FAI疗效相当。
2018, 24(4):65-6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4
摘要:
摘要:目的 评价经硬式食管镜及经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嵌钝性异物的效果及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内镜下食管嵌钝性异物取出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经电子胃镜取出异物,对照组经硬式食管镜取出异物。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研究组13例采用局部麻醉,17例采用静脉麻醉,对照组全部釆用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 vs 100.00%,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 vs 3.33%,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1.39)vs(2.20±1.10)d,P >0.05]。研究组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 022.00±1 787.45)vs(5 078.00±930.57)元,P <0.05]。结论 经电子胃镜与经硬质食管镜均为安全、高效的食管嵌钝性异物取出方式,经电子胃镜方式在简便性和经济性上具有更大优势。
李俊杰,王欣,杨科跃,竺枫,潘佳栋,张健,李斯宏,黄耀鹏,王科杰,祝斌
2018, 24(4):69-7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5
摘要:
探讨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滑膜增生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手术治疗的37例(41腕)伴有腱周滑膜组织增生的CTS患者,术中均在内镜下切断腕横韧带,同时经内镜入口切除指浅屈肌腱周围增生的滑膜。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变,统计术后优良率。结果 按Kelly分级,术后整体优良率为95.12%。夜间麻醒症状均消失,Tinel征、Phalen征阳性率降低至2.44%(P <0.05),两点辨别觉平均值低至(3.5±0.9)mm(P <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伴有腕管内滑膜轻度增生的特发性CTS患者,内镜下腕横韧带切开联合滑膜组织切除,是一种新的、可行的、近期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2018, 24(4):73-7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6
摘要:
观察分析胸腔镜下胸腔内清理治疗非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非结核性脓胸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 =24)与对照组(n =24),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下胸腔内清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肺总量(T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TLC均明显增加(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TLC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白细胞计数(WBC)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PO2(80.30±9.26)mmHg、PCO2(45.53±4.27)mmHg及WBC(8.85±
3.62)g/L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O2(70.33±8.75)mmHg、PCO2(51.61±5.40)mmHg及WBC(10.81±
4.0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行胸腔内清理治疗非结核性脓胸的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
2018, 24(4):77-8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7
摘要:
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不断提高,对于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逐渐趋向根治性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肛门功能。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及一些重大理论观点的提出,如2 cm切缘、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盆腔自主神经保护等,已有多种手术方式可以使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实现保肛,但是,由于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周围毗邻器官多,解剖结构复杂,仍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避免盲目保肛致术后肿瘤残留或严重肛门失禁。
2018, 24(4):85-8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8
摘要: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衍生技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ESE方法对23例消化道NET进行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随访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肿瘤直径0.4~3.0 cm,中位大小1.0 cm,均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ESE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75 min,中位手术时间30 min,1例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因肿瘤侵犯固有肌层主动穿孔全层切除。术后23例病理诊断为NET,其中G1级21例、G2级2例,3例胃NET中,1型2例,2型1例,基底和切缘均未见病变累及。中位随访28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ESE治疗消化道NET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8, 24(4):90-9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19
摘要:
了解上消化道转移癌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提高内镜和病理医师对其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3例以消化道表现为首诊症状的上消化道转移癌患者以及复习相关文献中的7例患者的内镜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3例患者均以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等消化道表现为首诊症状而就诊。病例1内镜检查发现食管溃疡性病变,病理诊断为转移癌,考虑肺来源,后经影像检查证实;病例2内镜显示胃体隆起占位,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除外转移性,随后经影像学检查和气管镜活检证实为肺癌转移;病例3内镜检查发现胃和十二指肠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肾细胞癌。3例患者均得到正确诊断,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相关文献中的7例患者多为老年人,也均以各种消化道不适症状而首诊,既往无肿瘤病史,内镜检查病变位于胃或十二指肠,病理诊断过程中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均诊断为转移癌,肿瘤原发部位无器官特异性。结论 上消化到转移癌非常少见,特别是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极易误诊为原发癌,从而导致错误的治疗,其确诊依赖于内镜和病理检查,并辅以相应的影像学检查。
2018, 24(4):95-9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20
摘要:
初步探讨3D胸腔镜系统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应用3D胸腔镜系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共7例。其中纵隔肿物2例,肺楔形切除2例,肺癌根治手术3例。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顺利,无重大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顺利出院。术后及随访3个月期间均无出血、肺不张、胸腔包裹性积液、支气管胸膜瘘和乳糜胸等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转移情况。结论 3D胸腔镜系统可以在单孔胸腔镜手术中安全地应用。它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和更好的景深感,增加安全性。
2018, 24(4):99-10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21
摘要:
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期间经造影及直肠黏膜活检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13例,采用3D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腹胀消失,无排便困难、无吻合口瘘,术后2周常规扩肛。随访6~24个月复查无腹胀、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3D腹腔镜技术具有高清、三维立体的优点,运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可行的。
2018, 24(4):103-10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22
摘要:
探讨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患者67例,病灶68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处病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占61.8%,以直肠分布为主,脂肪瘤占29.4%,以结肠分布为主;超声内镜检查46处病灶,位于黏膜下层38处(82.6%),低回声31处(67.4%)。ESD治疗病灶整块切除率100.0%,病理完整切除率94.1%;并发症情况:穿孔发生率6.0%,术后出血发生率1.5%,无1例需外科手术干预;术后随访率95.5%,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3~75个月),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超声内镜有助于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ESD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
2018, 24(4):108-11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23
摘要:
耵聍栓塞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探讨新的简便的方法取耵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110例耵聍栓塞病例。结果 外耳道耵聍均一次性取出,未见鼓膜穿孔,外耳道壁损伤者12例。结论 硬性耳内镜下取耵聍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重要有效的方法。
2018, 24(4):111-11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4.024
摘要:
床旁支气管镜检查,是重症监护室诊断患者气管及支气管病变的重要手段。然而一旦发现患者气管存在可疑病变需要活检时,此时护士需收集病理组织。为此笔者联合内镜中心以及器械科的工作人员研发了一种病理标本储存转运器。
中国内镜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