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23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改良的圈套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的疗效评价*

      2017, 23(2):1-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1

      摘要 (777) HTML (0) PDF 1.25 K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圈套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2016年5月利用改良的圈套器完成ESD切除结直肠息肉、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s) 和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改良的圈套器进行ESD术治疗结直肠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等,并与HOOK刀完成ESD术进行比较。结果?共20例病例24处入选并完成ESD术,其中16例病例共20处病灶均顺利完成改良的圈套器行ESD术(实验组),4例病灶采用传统HOOK刀完成ESD术(对照组)。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病灶整块切除率100.0%(24/24);实验组息肉长径为1.2~4.0 cm,平均长径(2.4±0.9)cm,对照组息肉长径为1.5~3.0 cm,平均长径(2.2±0.6)cm;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5.0~120.0 min,平均时间(83.3±23.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45.0~80.0 min,平均时间(66.2±15.4)min,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耗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8)。术后病理:结直肠腺瘤15例(其中3例腺瘤伴局部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增生性息肉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NETs 2例共4处病灶,间质瘤1例,两组中除1例来源于固有肌层间质瘤全层切除术以外,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无1例术中、术后转外科治疗。结论?改良的单圈套器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ESD术切除巨大结直肠息肉及黏膜下肿瘤,拓展了圈套器在内镜切除术中的使用方法及适应证,但需要更长时间来完成手术。

    •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2017, 23(2):6-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2

      摘要 (670) HTML (0) PDF 436.00 Byte (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疗效。方法?42例EGV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治疗组(22例)和序贯治疗组(20例),同步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改良三明治法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后,同时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序贯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改良三明治法治疗胃底曲张静脉后,隔一周分次行EVL。比较两组患者内镜下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胃底静脉曲张(GV)改善率、套扎器应用数目及腹痛、发热、菌血症和异位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内镜下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GV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胸腹痛、发热、菌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异位栓塞。两组患者分别平均应用(8.19±2.01)与(7.81±1.78)枚套扎环,食管静脉曲张(EV)消失率分别为59.09%与7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下一次性注射组织胶+聚桂醇同步联合套扎治疗EGV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减少内镜检查次数,减少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胰管塑料支架和/或鼻胆管引流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研究*

      2017, 23(2):10-14.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3

      摘要 (1033) HTML (0) PDF 399.00 Byte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管塑料支架和/或鼻胆管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DSBC)时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ERCP术中DSBC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胰管塑料支架组、鼻胆管引流组、胰管塑料支架+鼻胆管引流组,观察其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分析3组间的差异。结果?接受ERCP的57例患者中,胰管塑料支架组13例患者,手术成功2例(15.4%),高淀粉酶血症1例(7.7%),术后胰腺炎2例(15.4%),发热1例(7.7%),出血1例(7.7%);鼻胆管引流组20例患者,手术成功20例(100.0%),无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无出血及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胰管塑料支架+鼻胆管引流组24例患者1次ERCP手术成功19例(79.2%),2次ERCP成功5例(20.8%),4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6.7%),2例出现出血(8.3%),无发热及术后胰腺炎。3组间比较术后胰腺炎的发生和手术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CP术中DSBC的患者可通过放置胰管支架和/或鼻胆管引流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胰腺炎的发生。

    • 支气管镜检查对艾滋病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2017, 23(2):15-1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4

      摘要 (659) HTML (0) PDF 359.00 Byte (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艾滋病(AIDS)中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诊断为AIDS且临床表现、胸部CT、实验室检查高度怀疑肺结核且痰结核菌阴性的65例患者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涂片(BAL)、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刷检、活检结果。结果?65例病例中,BAL液抗酸染色涂片阳性14例(21.54%),BAL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20例(30.76%),支气管镜刷检阳性24例(36.92%),35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予以支气管镜活检,阳性21例(60.00%),支气管镜联合不同方法确诊43例(66.15%)。结论?在AIDS患者中,对痰菌阴性且高度怀疑肺结核患者进行支气管检查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 77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2017, 23(2):18-2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5

      摘要 (714) HTML (0) PDF 372.00 Byte (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造口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积水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77例经该中心子宫输卵管造影或B超诊断为输卵管积水,除外其他不孕因素的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探查证实诊断后,行单侧、双侧输卵管造口术或单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随访1~4年。结果?77例因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患者,经腹腔镜相应手术治疗后,39例妊娠,妊娠率50.65%。其中13例(16.88%)自然受孕,26例(33.77%)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娩,已分娩35例,妊娠状态3例,早期流产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IVF-ET较自然受孕妊娠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IgE、ECP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7, 23(2):21-2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6

      摘要 (545) HTML (0) PDF 446.00 Byte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主观症状严重程度。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血清TIgE、ECP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 vs 82.2%,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流涕、鼻塞、面颊部疼痛、头痛和嗅觉减退等症状的VAS评分降低,评分分别为(1.84±0.89)vs(3.12±1.03)、(1.87±0.81)vs(2.55±1.14)、(1.24±0.86)vs(1.88±0.79)、(1.15±0.54)vs(1.97±0.83)和(1.84±0.73)vs(2.18±0.84)分,血清TIgE、ECP水平降低,分别为(58.62±7.36)vs(64.39±7.18)kU/L和(4.25±0.84)vs(5.01±1.07)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分别为(1.27±0.46)vs(2.62±0.53)ng/ml、(5.13±1.24)vs(9.54±2.23)pg/ml和(282.63±32.42)vs(315.84±35.89)n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良好,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IgE、ECP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胃底腺息肉的临床和内镜特征分析

      2017, 23(2):26-2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7

      摘要 (632) HTML (0) PDF 446.00 Byte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胃底腺息肉(FGPs)的临床和内镜特征。方法 纳入2008年-2015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进行胃镜检查首次发现息肉并取活检/切除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进一步分析FGPs组和非FGPs组的临床和内镜特点。结果?共纳入867例胃息肉患者,其中FGPs者319例(36.8%)。FGPs组与非FGPs组相比较,前者息肉更小,平均(0.40±0.15)cm、单发息肉相对少(67.7%)、存在于胃底和胃体的比例更高(88.1%)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更低(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08年-2015年,FGPs占胃息肉的比例和FGPs的检出率均逐年增加。结论?FGPs是胃息肉的常见类型,其检出率逐渐提高。与其他类型胃息肉相比较,FGPs好发于胃底和胃体,单发息肉相对少,且FGPs者HP感染少见。

    • 智能分光电子染色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017, 23(2):30-33.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8

      摘要 (722) HTML (0) PDF 747.00 Byte (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智能分光电子染色(FICE)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诊断食管浅表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9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白光放大内镜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基础上应用FICE放大内镜及小探头EUS,观察病变处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改变及病变深度,并推测病理类型,将两组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ICE放大内镜可清晰观察食管IPCL形态并分型,FICE内镜对食管炎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2.69%,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符合率为82.22%,重度不典型增生符合率为86.96%,食管癌符合率为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准确率分别为91.78%和76.02%;灵敏度分别为85.71%和44.44%,前者明显优于后者。FICE内镜发现5处白光内镜漏诊的平坦型病变。结论?FICE模式与普通白光内镜相比,可增强病变的可识别性,能清楚显示病变轮廓和形态,能有效提高活检的准确性,操作方便。FICE联合小探头EUS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断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下毕Ⅱ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空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处理

      2017, 23(2):34-3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09

      摘要 (687) HTML (0) PDF 348.00 Byte (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毕Ⅱ胃癌根治术后空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17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术后发生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腹腔镜下毕Ⅱ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或胸腔积液、腹腔感染和空肠梗阻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5.04%(41/117),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生活习惯与手术后并发症相关。结论?腹腔镜下毕Ⅱ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由多种原因综合引起,除患者素质和病变因素外,6个危险因素依次为:行全胃切除术、手术时间4 h、术中出血量800 ml、胃管留置时间3 d、长期吸烟以及胸腹联合切口,应重视其围手术期处理。其中胃管留置时间>3 d、胸腹联合切口、长期吸烟以及手术时间>4 h进行回归方程,为术后并发症主要危险因素。

    • 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2017, 23(2):37-41.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0

      摘要 (629) HTML (0) PDF 396.00 Byte (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32例经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采用的腹内压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46例患者为10 mmHg(1 mmHg=0.133 kPa),B组45例患者为12 mmHg,C组41例患者为15 mmHg。比较3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3组患者术后6 h内拔出鼻胃管例数、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腹泻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组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乳糜漏、吻合口瘘、术区渗血、肠麻痹和术后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3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5例肠麻痹患者血清IL-6水平为(10.71±4.37)ng/L,107例未发生肠麻痹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为(10.66±4.13)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没有显著影响。

    • 175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2017, 23(2):42-4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1

      摘要 (662) HTML (0) PDF 1.80 K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息肉大小及分布特点,探讨色素结肠镜对结肠良性息肉的诊断及氩离子体凝固术(APC)、高频电凝电切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钛夹术治疗良性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该院消化科住院行内镜及病理诊断为良性结肠息肉且行治疗的175例患者资料。结果?通过普通内镜和染色内镜检查,结肠良性息肉以单发性息肉为多;结肠在多部位有多发息肉类型为多;左半结肠中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数较多且息肉直径较小,右半结肠中的升结肠息肉较少且直径较大,色素内镜有助于微小息肉和小息肉的诊断,染色检查提高了结肠多发息肉的检出率。结论?色素内镜可以提高息肉检出率,尤其是多发息肉检出率,减少漏诊率,有助于良性息肉的鉴别诊断;依据结肠单发和多发息肉结合息肉大小选择APC、高频电凝电切术或者EMR其中一种内镜治疗或联合2种内镜治疗方法,疗效明确、手术安全,以APC息肉切除术最常用。

    • 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早期疗效分析

      2017, 23(2):49-5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2

      摘要 (726) HTML (0) PDF 613.00 Byte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Improved-press-fit)双排缝合(DR)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52例大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6岁(51~76岁),术后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标准(ASES)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6个月时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9个月(6~17个月),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疼痛评分(1.6±0.9)分,前屈上举(145.6±10.7)°,体侧外旋(30.8±8.5)°,UCLA评分(32.3±3.5)分,ASES评分(81.8±8.7)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所有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安全有效,与缝合桥技术相比可减少置钉数,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缝合方法。

    • 年龄因素对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单一病灶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和肿瘤切除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 23(2):53-57.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3

      摘要 (872) HTML (0) PDF 409.00 Byte (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单一病灶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肿瘤切除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早期单一病灶胃癌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65岁共35例设为A组,年龄≥65岁设为B组,均采用ESD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治愈性切除率、肿瘤完整切除率、随访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肿物治愈性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2和24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和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术中出血病例。结论?老年早期单一病灶胃癌患者行ESD术式治疗可获得与中青年患者相近临床近远期疗效,且未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创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 耳内窥镜在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7, 23(2):58-61.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4

      摘要 (592) HTML (0) PDF 415.00 Byte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耳内窥镜在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64例耳硬化患者分别采用显微镜或耳内窥镜两种放大设备下行人工镫骨手术,对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听力均明显改善,气骨导差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耳内窥镜组手术所需时间比显微镜组稍长,但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内窥镜下行人工镫骨手术,探查听骨链,重建听力,图像清晰、创伤小,与显微镜下手术相比较具有自已独特的优势。

    •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7, 23(2):62-6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5

      摘要 (670) HTML (0) PDF 392.00 Byte (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以该院收治的342例行内镜摘除术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该组患者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并将该组患者分为并发出血组和未并发出血组,以术后并发出血为因变量,以可能诱发患者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史、饮酒史、息肉发生位置、息肉病理分型、息肉大小、息肉形态和息肉数量)为自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再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342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7.60%(26/3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 <0.05),合并高血脂史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 <0.05),息肉直径>2.0 cm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 <0.05),息肉形态有蒂息肉者比例高于未并发者(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息肉直径>2.0 cm、息肉形态有蒂息肉均为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息肉直径>2.0 cm、息肉形态为有蒂息肉。

    • >临床研究
    •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2017, 23(2):66-6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6

      摘要 (792) HTML (0) PDF 753.00 Byte (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FasT-Fix系统在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采用FasT-Fix系统在关节镜下对32例半月板撕裂损伤患者进行了全关节内的半月板缝合手术。随访包括患者术后关节症状及体征,Lysholm评分等。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7个月),根据Barrett临床愈合标准,28例临床愈合,临床愈合率为87.5%。Lysholm评分由术前32~74分提高到术后89~93分。其中3例进行了二次关节镜探查手术,显示缝合的半月板均已愈合。结论?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系统进行半月板损伤的缝合修复具有很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 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冷冻治疗仪行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7, 23(2):70-7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7

      摘要 (760) HTML (0) PDF 359.00 Byte (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冷冻法行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应用冷冻治疗仪行异物取出术,并对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儿支气管异物均顺利取出。72例患儿中,术中并发症以一过性低氧血症最常见,共37例,以小年龄组最高,随年龄增大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则以咳嗽加重最常见,共20例。术后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应用冷冻治疗仪行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虽然具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操作时间短,并发症轻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2017, 23(2):73-7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8

      摘要 (641) HTML (0) PDF 767.00 Byte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方法,提高内镜下置入双J管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5月,8例腺性膀胱炎合并有困难输尿管开口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患者,年龄38~64岁,平均44.3岁。电切膀胱内病变,切除深度为黏膜下层和肌层,将输尿管开口区域的坏死组织切除干净,切除深度能够显露肌层的纹理改变。进一步切除肌肉组织,透过薄层肌肉组织能够看见尿液。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输尿管镜,镜下观察证实为输尿管管腔。在导丝引导下留置双J管一根。结果?8例患者(16侧)均应用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成功置入双J管。手术时间35~205 min,平均时间83.2 min,术中失血量约20~50 ml。术后3~5天拔除尿管。术后1或2天复查腹部平片,显示双侧双J管位置良好,没有出现异位、扭曲等现象。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能够提高寻找输尿管开口成功的概率,此方法安全、创伤小、避免开放手术。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例临床效果报道

      2017, 23(2):77-8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19

      摘要 (879) HTML (0) PDF 1.02 K (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窦黏膜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胃镜下所见的典型胃窦黏膜脱垂表现的患者,超声胃镜确认病变在黏膜层,排除肿瘤等疾病。经过质子泵抑制剂(PPI)连续治疗3个月,症状无明显好转,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行ESD。术后3个月门诊复诊,复查胃镜。结果?10例接受ESD术的胃窦黏膜脱垂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内镜下未见胃窦黏膜脱垂。结论?ESD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是有效和安全的。

    •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2017, 23(2):81-8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0

      摘要 (740) HTML (0) PDF 963.00 Byte (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6年5月住院经胃镜确诊的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92例。其中,男72例,女20例。92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8例,B级36例,C级28例。胃镜下胃曲张静脉分型:GEV 1型80例,GEV 2型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下高渗糖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法注射治疗。结果?①92例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成功率100.0%,其中急诊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患者40例,即时止血率100.0%。65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显效22例,占33.8%;有效38例,占58.5%;无效5例,占7.7%。全部患者随访1~24个月,无早期再出血患者,晚期再出血率2.2%,无患者死亡;②并发症:组织胶注射治疗术中拔针出血发生率2.2%,术后胸痛发生率4.3%,腹胀发生率6.5%,排胶溃疡发生率15.2%,无发热、感染、腹痛和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确切,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再出血发生率低。

    •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例临床分析

      2017, 23(2):87-90.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1

      摘要 (826) HTML (0) PDF 674.00 Byte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胸腔镜下行2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经验。方法?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8月,采用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完成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20例,分析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情况、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5.0 h,平均(3.8±0.5)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46 min,平均(29.8±8.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6~108 min,平均 (80.6±11.5)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5~8 h,平均(6.0±0.8)h;胸腔引流量100~260 ml,平均(150.0±35.0)ml;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6.5±1.2)d。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残余分流发生,有1例患者腹股沟伤口脂肪液化,予以加强伤口换药处理;1例患者胸腔积气,予以穿刺后好转;1例患者因右侧胸腔粘连改为胸腔镜辅助,患者恢复顺利,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5天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28个月,无残余分流,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引流少,患者恢复快。

    • 超声内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9例应用并文献复习

      2017, 23(2):91-95.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2

      摘要 (818) HTML (0) PDF 1.39 K (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食管结核超声内镜(EUS)声像图特征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6月-2016年5月经EUS检查或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而确诊为食管结核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9例患者中,表现为吞咽梗阻6例,胸骨后疼痛3例,伴有盗汗、低热症状2例,伴咳嗽、咯血1例,伴咽痛1例;病变位于食管中段7例(77.78%),上段1例,食管下段合并咽部病变1例;8例为隆起型病变,其中4例表面破溃,1例呈息肉样隆起,另1例为溃疡并憩室型病变;内镜下活检6例中5例确诊,其中3例活检2次;EUS表现为食管壁内不均质低回声占位,边界模糊,内见高回声光斑,侵及黏膜下层或全层,部分病灶突破外膜层与壁外肿大淋巴结融合贯通;2例行EUS-FNA穿刺,病理发现炎性肉芽肿,考虑结核;均予以抗结核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食管结核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好发于食管中段,内镜下表现主要为隆起型和溃疡型病变,通过多次内镜下活检,结合EUS特征或EUS-FNA穿刺病理学检查能明显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7, 23(2):96-98.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3

      摘要 (718) HTML (0) PDF 361.00 Byte (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应用旋切器进行取脾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9例患者在旋切器配合下完成手术,1例因难以控制的出血中转开腹,旋切器配合腹腔镜脾切除术组中手术时间95~170 min,术中出血量300~800 ml,自体血回输400~1 200 ml,术后住院天数8~14 d,术后随访3~24个月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旋切器配合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无需大范围扩大腹壁切口,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等的特点,多适用于外伤及良性脾脏病变而需行脾切除的病例,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2017, 23(2):99-10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4

      摘要 (736) HTML (0) PDF 657.00 Byte (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34例,均经肾动脉DSA检查,并采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栓塞材料为微弹簧毛圈、电解脱弹簧圈和/或生物胶(GLUBRAN2)。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34例患者中DSA表现为肾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RAP)22例(64.7%),肾动静脉瘘(RAVF)8例(23.5%),RAP伴RAVF 4例(11.8%)。所有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技术成功率及止血率100.0%,最大程度保留病肾组织及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年,全部病例无血尿复发,肾功能正常。26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结论?RAP、RAVF是PCNL术后肾动脉损伤导致大出血的主要类型;采用微弹簧毛圈、电解脱弹簧圈和/或GLUBRAN2胶行SRAE创伤小、止血迅速彻底,能最大限度保留肾组织及功能,是PCNL术后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 >临床报道
    •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2017, 23(2):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5

      摘要 (535) HTML (0) PDF 1.12 K (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内镜下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治疗方式,纵隔相关并发症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探讨纵隔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该中心2014年1月-2016年5月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以期了解内镜下硬化治疗并发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有140例食管静脉曲张行硬化治疗(男89例,女51例),均无术中明显活动性出血,其中发生纵隔相关并发症2例,分别为纵隔胸膜瘘和纵隔炎并血性胸腔积液。并发症早期发现后经积极治疗预后尚可。 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硬化治疗疗效可,存在纵隔相关并发症可能,一般与多次操作、操作过程中注射针形成血管对穿等因素相关。

    • >病例报告
    •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例报告

      2017, 23(2):107-109.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6

      摘要 (635) HTML (0) PDF 962.00 Byte (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例

      2017, 23(2):110-112. 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7.02.027

      摘要 (466) HTML (0) PDF 642.00 Byte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中国内镜杂志声明
关闭